18+

防疫在家變胖了?跟著「飲食6原則」疫情期間宅不胖!

長時間不出門,很多人會靠「吃」打發時間、穩定情緒,導致三餐不規律、作息混亂,最後甚至體重直線上升。 圖/freepik
長時間不出門,很多人會靠「吃」打發時間、穩定情緒,導致三餐不規律、作息混亂,最後甚至體重直線上升。 圖/freepik

要想居家防疫健康又享「瘦」,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,要訂出生活作息規劃、均衡攝取各類食物、搭配規律運動及充足睡眠,並提出「宅而不胖飲食6原則」,避免民眾體重失控,或因肥胖增加染疫後的重症風險。

長時間不出門,很多人會靠「吃」打發時間、穩定情緒,導致三餐不規律、作息混亂,最後甚至體重直線上升。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指出,宅在家其實是調整飲食的好時機,掌握以下6原則,可以宅而不胖。

1、用餐時先喝湯再吃菜

湯品以清湯為主,避免勾芡或濃湯,並將超過半碗的蔬菜夾到碗中,至少有一道是深綠色蔬菜,建立吃足蔬菜的好習慣。

2、菜肉相伴取代大肉塊

肉品攝取部分,家中備餐或點購外賣時,要選擇如番茄炒蛋、芥藍肉絲、豆干芹菜等菜色,避免單點爌肉、排骨等大塊肉類。

3、善用低油烹調方法

建議「低油」烹調,可多選擇蒸、煮、烤、微波等烹調法,以取代油炸、煎等高熱量烹調方法。

4、用蔬果取代零食

平時可準備一些方便食用的蔬果,如小黃瓜、大番茄、蘋果、香蕉等,當餐間肚子餓時,即可取用,可取代吃零食的習慣。

5、點心與家人一起分享

大多數的零食點心都隱藏高鹽、高熱量、高脂肪三大問題,若仍想吃,最好與家人、其他人一起分享,或先以「小包裝」分裝,每次適量取用。

6、養成每天量體重習慣

每天量體重可掌握體重狀況,發現體重上升,就要調整飲食,多運動。

更多新聞報導

養生 黃惠群 健康飲食 健康瘦 運動習慣

防疫不防「心」,陪伴長者找到疫下安全感

宅在家防退化 長輩防疫當自強

延伸閱讀

40歲後偷懶一點、更像自己一點,下半輩子不再為工作而活!

【給橘世代的10大好書02】看病時老說不清楚病徵?不可不學的診間話

5個生活小習慣,竟容易養成防疫「負能量」!

萬人線上防疫課/教你居家防疫如何滴水不漏!(內含影音連結)

相關文章

台灣5萬人死於癌症!癌王排行出爐:「這2癌」不減反增要小心

記性變差有救了!每天5分鐘輕按「這一處」排毒健腦:80歲以上也有效

吃晚餐「忽略2件事」胃癌風險飆7.4倍!醫揭4對策預防癌症上身

全年最熱的節氣「夏至」來臨!中醫建議吃1甜湯降火防中暑

耳機怎麼選不傷聽力?4款耳機比一比!常戴「它」當心耳鳴眩暈

不是病卻很困擾!全球7.4億人常耳鳴 研究指出:快用6動作、4飲食緩解

熱門文章

你吃的不是高麗菜,是蟲卵!「這層」一定要洗:洗掉90%以上殘留物

記性變差有救了!每天5分鐘輕按「這一處」排毒健腦:80歲以上也有效

網路報稅不是按一按就沒事!缺1步驟申報失敗:恐需補稅受罰

出國買免稅品注意!忽略1件事「9成戰利品全充公」2025入境台灣申報須知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