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朋友好有錯嗎?小心「心理財產」被偷走,這八種人最該注意!

人際關係 也需要斷、捨、離!不必把太多人請進你的生命裡,捨棄不喜歡、感覺壓迫的人際關係,才能活得通透且舒心!心理師寫給年輕人的39篇人際關係整理術,陪你好好整頓、清掃「心」的空間,有目的地分配「社交能量」,七階段打造有品質的人際關係。《人際斷捨離》精彩試閱:

心理師辛華表示,社交邊界的缺失,很容易讓人際關係變得很累。無論是你對別人的過度關...

心理師辛華表示,社交邊界的缺失,很容易讓人際關係變得很累。無論是你對別人的過度關心,還是別人對你過度干涉,都會讓彼此的社交關係變得沉重,令人焦慮。 示意圖/Canva

建立明確的社交邊界

我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有意逃離和迴避社交,但疲憊感仍然揮之不去。於是,我開始認真地整理自己的社交關係,抽絲剝繭後發現,原來是「社交邊界」出了問題。

小時候,我們想和朋友靠得很近,恨不得形影不離,把所有的故事和好東西都跟朋友分享。但當我們長大成人,從年幼的情感型友誼逐漸轉向社會性往來時,交往規則也出現了改變,我們越來越渴望有自我空間。

這也就意味著,人與人之間,並不是距離越近越好。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夠意識到這一點。所以,當問題出現後,很多人始終沒有找到根源。朋友換了幾輪,疲憊感始終揮之不去。

社交邊界的缺失,很容易讓人際關係變得很累。無論是你對別人的過度關心,還是別人對你過度干涉,都會讓彼此的社交關係變得沉重,令人焦慮。

例如,你的朋友遇到感情問題,你苦口婆心地說了一大堆話勸她分手,對方卻淡淡地回了一句:「我想先靜一靜!」你會莫名地產生一種失落感,覺得自己好心相勸,卻換來冷漠,甚至會認為這個朋友真有點差勁,自己在社交中的付出被辜負、不值得。

又或者,你的朋友總是喜歡麻煩你做各種大小事,如果你拒絕或不悅,對方就指責你小氣,彷彿不幫忙他是不應該的。

很多社交困境其實是因為沒有掌握好距離和尺度,於是失去邊界感。

無論我們是越界者,還是被侵犯者,都會讓彼此的社交關係變得沉重。

你的社交邊界清晰嗎

相信面對這樣的問題時,很多人的答案是模糊的,很難進行自我判定。那麼可參考以下幾種特徵。

☆過分熱心,把身邊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情般重視,有救世主情結。
☆試圖以討好、承諾、示弱等方式,使別人順從自己的意願。
☆過度依賴,把自己該做的事和該承擔的責任,以各式各樣的方式推給別人。
☆為了讓對方開心或對自己讚賞,而迎合對方。
☆不自覺地猜測、揣摩對方的心思。
☆知道別人對自己的想法後,有明顯的情緒變化。
☆害怕某人與自己的關係疏遠。
☆如果對方不和自己分享祕密,就認為不算朋友。

以上幾種特徵中,如果有四項以上與你的情況吻合,就代表你的社交邊界處於模糊的狀態,需要適當調整。

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間房子,房子裡裝著自己的心理財產。而這間房子需要有明確的邊界線,就像院子需要有圍欄一樣。

這種邊界在心理學上被稱作心理界限。人或動物都會盡力地維護自己的兩種生存空間—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,而這種空間與外界的界限就是邊界。心理邊界是為了將自己的心理空間與他人區隔開來,以保有自己的個性,並保護自己的內心。

如果你的心理邊界不明晰,那麼你的心理財產就會被人任意取用,你也會慢慢失去自我,變得焦慮不已,失去安全感。

《人際斷捨離:學校沒教,但社群時代必修的人際關係整頓課》。 圖/幸福文化

《人際斷捨離:學校沒教,但社群時代必修的人際關係整頓課》。 圖/幸福文化

本文摘自《人際斷捨離:學校沒教,但社群時代必修的人際關係整頓課》,2024/06/13幸福文化
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
【橘世代課程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》https://bit.ly/44stv2z

延伸閱讀

買零股投資好嗎?「2優勢」很多人不知道!手續費較高照樣賺

公婆的健保加在媳婦名下?健保署:姻親關係無法依附加保

不被逆境打倒!3星座越挫越勇 靠自己的力量大翻身

出國趴趴走不怕迷路!只要一招立刻找回正確路線 自由行必學
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FB留言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