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離婚也不分居... 自然而然就「卒婚」了
許多夫妻相處 幾十年,關係從親密愛人變室友,有的擔心世俗眼光,弱勢一方因經濟壓力想離又不敢離,有的則是時間一久,冷漠互不關心、各過各的。因應時下這種仍維持法律上存有的婚姻 關係、逐漸各自生活的型態,日本稱為「卒婚 」。近幾年卒婚越加普遍,該如何談卒婚不傷人?心理師給兩點建議。
婚姻新型態 卒婚可能愈來愈普遍
臨床心理師柯書林指出,許多夫妻在小孩長大、長輩都過世,相互羈絆結束之際,雙方關係進入卒婚,不解除法律上配偶關係,各自享受人生,展現全新夫妻關係,加上高齡化社會來臨,相處時間太久,卒婚恐是將來不可逆的趨勢。
柯書林表示,近年新冠疫情來臨,讓許多夫妻越看越相厭,更加確定不想太早退休,「其實自然而然,早就已經卒了」,有些可能過年過節露個臉,要不要提卒婚這件事、是否該切割清楚?他認為在東方幾千年文化傳承上,不如西方個人主義風格,提起來自然,反倒相對有難度。
但萬變不離其宗,他認為,當雙方相處到個興趣嗜好產生差異時,又必須共同生活,卻又想活出自己的樣子,此時就可趁機詢問,是否要留一點年輕時兩人共同進行的活動,假設是打球、跳舞,也許不用七天都一起生活,但卻可以找一天,某些活動是兩人當年共同的興趣。
柯書林提到,說話技巧上,可說成「兩個人報名參加比較省錢」,或是雙方有默契,每週六固定一起去市場買菜,或是參加固定聚會,如此恐怕已是最佳狀態,否則隨著社會觀感逐漸轉型,敢在年紀漸長、且勇敢說離婚的人可能會越來越多。「以前或許考慮到離婚沒面子,會擔心共同朋友的異樣眼光,但一旦數量變多,就成為可接受的論點。」
卒婚的重點 把重心放回自己身上
卒婚某程度上意思是,居然在人生下半場,還敢邁出步伐找尋新體驗,需要承受相當大的風險,以現階段維持著不撕破臉、但形成室友關係已很好,畢竟雙方共同責任已了,不能拆夥的原因也結束。
不同於西方人想著年老了,所以生命有限,年輕時已為家庭付出這麼多,要去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,總是以「禮」、「為他人著想」的東方人,也許沒多久也會效仿西方、勇氣變大,但在這段過渡期中,如何把部分時間放在自己身上、且維繫良好的二人世界、舒服地生活,才是卒婚的關鍵。
|精選文章推薦閱讀↓↓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