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臭不一定是衛生問題 可能是健康警訊
● 身上飄出老人臭,不只是衛生問題,要注意是否為疾病引起
● 男性皮脂分泌較多,比女性更容易有老人臭
● 預防老人臭,除了處理內在疾病,外在個人衛生習慣格外重要
不少人上了年紀後,身上會飄出一陣陣的「老人臭」,又稱「加齡臭」。醫師指出,長者發生老人臭,常因個人衛生、愛吃肉等飲食習慣所致,更應提高警覺,注意是否為疾病引起,除了要解決臭味問題,亦可提前找出體內毛病。
皮脂腺 功能退化 易有異味
一般人40、50歲後皮脂腺功能逐漸退化,油脂分泌不平均,像四肢、身體的皮膚出油量少,但腋下、胯下、臉部、額頭、頭皮、耳後、胸前等部位皮脂腺分泌旺盛,經氧化後形成「2-壬烯醛」化合物,若與汗水、表面汙垢等分泌物結合,就會產生類似酸味、油味,因此,老人身上容易產生異味。
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,老人因新陳代謝機能退化,較年輕人更怕冷,時常穿戴帽子、襪子禦寒,因此,腳趾、頭皮容易有異味飄出。尤其,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散發老人臭,除了皮脂分泌較多、沒那麼愛洗澡,男性又習慣梳油頭,抹油膏在頭上,若沒有清潔乾淨,很容易產生油耗味。
《黃帝內經》提到五臟應七竅,代表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腎等五臟若有疾病,往往會從目、鼻、口、耳等七竅反映出來。趙昭明說,異味分為生理性及病理性,氣味除了從泌尿系統、也會從汗腺排出,但若過去身上都沒有出現老人臭,這陣子卻突然飄出異味,就要注意體內五臟六腑是否罹患疾病。
有阿摩尼亞味 要留意肝腎
趙昭明指出,若老人家有慢性腎衰竭、糖尿病、免疫性疾病等,會讓異味感更重。如果有口臭、酸敗味,可能是腸胃、食道或糖尿病問題,若是阿摩尼亞(氨)味,就要注意肝腎等健康狀況。此外,失智症長輩也可能有老人臭問題,家屬需注意其身體機能是否持續退化,或有身心精神問題。
飲食清淡多運動 做好清潔
國外學者發現,老人臭不僅是表面異味,更要全方位關注健康問題。趙昭明表示,若要預防老人臭,除了處理內在疾病,外在的個人衛生習慣格外重要,包括勤換衣物、刷牙避免口中生菌,也要注意清淡飲食,少吃蒜、辣等重口味及過多紅肉,可多攝取蔬菜、水果及魚肉、雞肉或海鮮等,更要多運動增加新陳代謝。
老人家做好清潔最重要。上了年紀後,皮膚除了油脂減少,表皮層變薄,洗澡後容易乾癢,導致許多長輩不愛洗澡。趙昭明建議,老人家的洗澡水溫不宜過高,可用保濕性沐浴乳清潔,若只是用清水擦洗,無法去除表面油脂,洗不乾淨導致異味殘留。老人家最好不要用肥皂洗澡,因皮膚屬於弱酸性,可選用和皮膚PH值接近的溫和沐浴乳較佳,洗澡後要盡快將水擦乾,塗抹乳液。
體香劑除臭 可能反生異味
趙昭明表示,有些民眾習慣噴體香劑、止汗劑、除臭劑等去除身上異味,老人家則不建議使用,因老人家出汗量少,若使用體香劑在老人身上,可能會與分泌物相互結合產生異味,其添加化學香料也可能引起過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