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環保媽媽林淑英04】愛家、愛社區的實踐者 從生活點滴累積環境意識

親愛的橘世代:

約莫是1990年,當時由台大植物標本館退休的郭城孟、清華大學的王俊秀,師範大學的吳敏而和推動哲學思考的台東大學楊茂秀等四位教授,合作進行名為【環境教育途徑之研究計畫】的專案,希望透過社區、學校、兒童哲學思考和自然環境來推動環境教育。

當時主婦聯盟的環境保護委員會,陳來紅女士帶領我們參與這個專案的焦點討論,主力推動垃圾減量,減少一次性使用的浪費,才能從源頭減量。主婦聯盟也就在這四個途徑裡面,負責社區和自然環境步道的主題,當時也有學校請我們去宣導,像是吃飯時不要舖塑膠桌巾,避免PVC燒出來含有戴奧辛物質等環保觀念。

2004年景美溪河川巡守隊正式成立。 圖/林淑英提供

2004年景美溪河川巡守隊正式成立。 圖/林淑英提供

現在因為環境教育法的實施,國中小、高中職可以在課堂中安排課程,但那個年代,要去推行這些觀念,只能利用升旗典禮20分鐘的時間,也因為升旗時間都很早,我們都是一大清早就搭車實際去學校作推廣,是付出不少時間和心力在執行的。

所以文山社大的成立,集結一群有理念的學者、專家,共同推動公民社會,我們覺得是非常好的機會可以好好運用,共同來推動環保和垃圾減量的觀念。上一篇,我提到我在社大開得第一門課「文山采風」,其實不只是高談闊論,跟人家講垃圾要回收、環境汙染很糟糕,現在每個人生活都很忙、壓力很多,沒有時間、也沒有辦法聽你在那邊講。

因此我發覺透過居住社區周遭的公共設施的踏查,比如說,台北景美的溪口國小,為什麼叫溪口國小,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就位在於景美溪支流舊河道的溪口,那我們可不可能透過認識這條支流,開始來談景美溪汙染的問題。甚至有些人不知道,政治大學那一帶的老景美溪以前還有負責水運的功能,可是後來因為水量減少、河床淤積,加上公路運輸的發展後就不見蹤跡了。從這些生活觀察的點點滴滴開始累積環境意識。

儘管現在我在社大已無任職,都是用專案的方式來合作。舉例來說,像新店崇光社區大學的水環境巡守隊,是邀請民眾參與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具體作為,來落實河川巡守政策。那因為我是第一代水環境巡守員,就會去幫他們上課,帶他們爬山涉水實際去走走。

或是像現在有一些團體,比方說,台北市的都市更新處或環保局,有需要跟社區相關的顧問,我就擔任審查委員,協助審查,現在比較多是擔任這樣的角色,希望用不同的方式激發更多民眾來寶貝我們的家園。

【林淑英】退休後投入環保志工運動,力行社區關懷,三十年如一日。開設走讀課程與座談會,帶領更多民眾走進探索生活周遭的大自然。薰陶人們探索環境的能力及涵養;進而具有實踐知識的能力和情操,成為優質的世界公民。

日期主題
8/15(日)林淑英:將心從容寄自然 三十年的志工熱情守護台灣家園
8/16(一)【環保倡議家-林淑英01】幫地球減肥 主婦聯盟環保媽媽的志業?
8/17(二)【環保媽媽林淑英02】志工斜槓廣播人,用「99個社區故事」角逐金鐘
8/18(三)【環保媽媽林淑英03】推動全台第一座社區大學,帶領千人從「走讀」開始
8/19(四)【環保媽媽林淑英04】愛家、愛社區的實踐者 從生活點滴累積環境意識
8/20(五)【環保媽媽林淑英05】改善台灣水環境 民間「治水聯盟」新誕生

FB留言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