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投資型保單好嗎?「這時間」解約成賠錢元凶!
「用保險來做理財規劃 」,不少保險顧問會建議民眾這麼做,但是理財跟保障如何同步呢?投資型保單就成為主要工具,但為什麼有人可以安心領錢、有人卻血本無歸呢?《橘世代》【理財攻略】提醒大家,想透過投資型保單理財獲利,你需要先知道5種費用,進一步搞懂自己保單賺錢或賠錢的眉角!
投資型保單的彈性高、種類多,也有跟隨台灣民眾需求而產生的變型款,不僅適合對保障有需求的青壯年族群,也適合想替自己做退休規畫的屆退族,或已開始準備、或即將進入退休生活的橘世代,但是它的費用計算方式,其實跟傳統保單很不一樣,在購買前最好先搞清楚,因為扣除5種基本費用後,才能計算真正的盈虧。
費用1:「目標保費 」前5年150%
保戶最常聽到的費用,即是目標保費,又被稱為前置費用或是保費費用,用來支付保險公司銷售保單的人力、服務與行政等各項成本。
金管會明定,投資型壽險 的目標保費費率與收取方式為前5年收年繳保費的150%,而投資型年金則是每一筆保費收取1.5%~5%不等的費用。
舉例來說,若某投資型壽險前5年的目標保費的費用率分別為60%、40%、30%、15%、5%,假如其年繳保費為24000元,則第一年被收取的目標保費即為24000元x60%=14400元,這14400元被拿去支付保險公司的人力、服務與各項行政成本。也就是說,該年度只有 24000-14400=9600元的錢進入分離帳戶中用來投資。
但到了第5年,因為目標保費的費用率只有5%,所以只要繳目標保費 1200元 (24000元x5%),那就可以有24000-1200=22800元進入分離帳戶,第6年之後就不再收取目標保費。
這樣你是否搞懂目標保費了?家裡有投資型保單的人,記得拿出自己的投資型保單來算算看!
費用2:「超額保費」彈性繳保費時單次收取
投資型保單可讓保戶彈性增加保費,但會在每一筆額外繳交的保費中,收取一筆「超額保費」的費用,目前超額保費的費用率約在0%~5%之間,視各保單條款而定。
舉例來說,若保險公司規定超額保費費率3%,彈性增繳1萬元,就會被內扣300元的超額保費。也就是說,增繳進入分離帳戶的錢是 10000-300= 9700元。
費用3:「行政管理費」每月從保單帳戶價值扣除
前2項費用都在保戶繳費時產生,均從保費中扣除,不必再額外繳交。等扣掉相關費用剩餘的保費進入保單帳戶價值後,每月必須再繳一筆行政管理費,主要用來維持保單運作的行政成本。基本上各保單計價多是每月100元從保單帳戶價值直接扣除。
費用4:「保險成本」買壽險保額要支付的費用
若保戶買的是有壽險保額的投資型壽險,就要支付買壽險保額的成本,即被稱為保險成本,一樣從繳交的保費中扣除,不必再另行支付。
費用5:「轉換手續費」標的轉換時支付
這是指在不同連結標的之間的轉換費用,例如想從連結的A基金換到B基金就需支付。通常保單會提供一年免費數次的優惠,例如一年有5次的免轉換手續費優惠,到第6次轉換,可能會從保單帳戶價值中扣除500元。
綜合以上5種費用介紹,可以發現影響投資型保單成本很大的部分是來自目標保費,前5年收取150%的費用,等於前5年投入的金額並非全部用於投資,而大部分是用來支付保險公司的成本,因此,也造成許多人在前5年保單解約即面臨虧錢,這是買投資型保單前一定要先瞭解的細節。想看更多投資型保單的介紹,請見《橘世代》【理財攻略】。
投資型保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