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健康

潮流是種態度,維持健康的觀念永遠不會過時。潮健康新媒體創立於2021年,擁有年輕、專業採編製作團隊,致力為華人都會男女打造一個擁抱潮流、享受健康的新媒體視野。隨時追蹤《潮健康》,開啟健康生活的時尚旅程。

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

不吃內臟、海鮮仍痛風?醫曝「台灣人日常1習慣」害的:腎臟壞光光

痛風不治療恐釀「洗腎風險」? 肥胖、飲酒、高血壓是致病元凶?痛風若無及時治療,恐將釀成「洗腎」的風險?衛福部樂生療養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林鴻安醫師表示,診間一60歲患者痛風數年,至診所接受打針、吃藥等療程皆無明顯好轉,且自覺疲倦感越來越重,就醫抽血才發現GFR(腎絲球過濾率)降到20ml/min/1.73m2,竟已罹患「慢性腎衰竭」第4期。...

常吃「1健康食品」肺癌風險、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大增?醫揭真正原因

天天補充綜合維他命,真的能幫助促進健康的?隨著社會經濟轉變,補充維他命產品是已開發國家的常見保健觀念。美國《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》指出,超過52%受訪美國民眾在過去一個月內至少曾補充一種保健品,其中31%是多種綜合維生素、礦物質補充劑,然而補充維他命是否對降低該國主要死因──心血管疾病、癌症有關?...

「這器官」沒力會害你短命!研究結果:身體加速衰老、6疾病風險大增

預期壽命的長短與否,其實與手部的「握力大小」息息相關?刊載於《Journal of Cachexia, Sarcopenia and Muscle》的最新研究指稱,透過檢驗受試者的手部握力,可以透過3大生物標誌物測驗出預期壽命。握力越小者與3種生物標誌顯示的預期壽命縮短顯著有關。...

他不到60歲中風成植物人,竟是「1謠言」害的?控制血壓這些事不可不知

「隨著研究證據愈來愈明顯,台灣高血壓診斷標準預計會下修!」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醫師指出,高血壓與中風關係密切,而東亞人比西方人更容易中風,維持理想血壓數值是最重要的因素,切勿聽信網路謠言放任血壓飆高不加控制。...

台灣是洗腎王國?洗腎患者年年激增「數量擠爆小巨蛋」腎病5徵兆快就醫

台灣素有「水果王國」、「美食王國」美名,卻「成也美食、敗也美食」,錯誤的飲食習慣讓台灣淪為「洗腎王國」,不少國人正蒙受慢性腎臟病之苦。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醫師表示,曾有1位67歲女性患者長期有三高問題,67歲的楊女士長期有三高問題,起初健檢時發現有蛋白尿卻沒有放在心上。...

鬧鐘一個叫不醒?設整排鬧鐘, 恐導致腦霧、慢性病惡化!4方法自然醒超簡單

研究:年輕人普遍依賴鬧鐘起床 女性「賴床率」比男性高5成不少上班族或學生深怕早班或早課遲到,會透過手機設定多個鬧鐘,避免睡過頭的情況。不過,鬧鐘響了2次、3次後才勉強起床,事實上根本只會「越睡越累」?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分享一則研究,指出平時太依賴鬧鐘才能起床,容易影響一整天的精神、導致疲累。...

內行人運動完都看「最大心率」,各年齡層最大心率一次揭,專家教你「這樣算」最準!

採取跑步時的「心率高低」,與運動後的訓練效果息息相關?據了解,心率的高低可以衡量個人在運動過程中的鍛鍊程度;而透過追蹤心率,也有助於人們在最大限度下實現減重或健身目標。更有研究指出,透過有氧運動或心肺運動,提升最大心率,可幫助改善體能、增加肌肉張力與改善整體身心健康。...

168斷食又運動還是瘦不了!醫指「代謝症候群」是元凶30%成年人有危機

努力減重卻遲遲未看見效果,竟可能是「代謝症候群」的徵兆?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主任洪晧彰醫師表示,此前曾收治一名35歲女性患者,過去2年因肥胖嘗試多種減重方法,包括168斷食、運動、各式減重藥物,但效果不僅不理想,體重還持續增加,至門診就醫後自訴有輕度關節疼痛和易疲勞感。...

打完疫苗可以運動嗎?建議先從「這些運動」開始著手!

新冠疫情再度於國內延燒,欲避免中重症或住院的風險,除了平時做好防疫措施,適度的運動鍛鍊增強心肺功能,也對染疫後的身體狀況有益。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近日發布的研究指稱,施打疫苗後每日至少鍛鍊90分鐘,將有助於提升體內的抗體濃度,對疫苗副作用的影響也微乎其微。...

血管1危機=劇毒!蔓延全身惡化慢性病,3種人最危險

高血脂、高血糖與高血壓並稱「三高」,在擁有「亞洲最胖體質」的台灣人身上尤其常見。普遍而言,大眾較為重視量測血壓與血糖,而血脂檢查因需要抽血與儀器分析,往往容易被國人所忽略。其實,高血脂不僅是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,權威期刊《自然》(Nature)刊載的文章更指出,各種慢性病如果合併有高血脂問題,恐加速體內健康細胞凋亡,使疾病更難得到良好治療。...

居家隔離擔心感染家人?記住消毒「4步驟」傳播風險少8成!

國內新冠疫情嚴峻,每日確診數破萬的狀況下,意味著有「居家隔離」需求者亦將與日俱增。若本身確診且處於居家隔離期間,為避免同住者遭遇染疫風險,居家消毒作業與保持社交距離、戴口罩等行為可謂同等重要。...

腳痠腳麻走路難受,竟是動脈阻塞!醫示警:再晚一步就要截肢

走一小段路就腳酸難耐、甚至需要休息2、3次才能繼續行走,竟可能是「下肢動脈阻塞」的徵兆?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加護病房主任張釗監醫師表示, 此前曾收治一名70歲男性患者,近年發現步行時經常又痠又麻,以前可以陪太太到離家不遠的市場買菜,但最近中途卻要休息多次才能緩解。...

女性比男性多活7年?「男女壽命差異」5大原因曝光,專家這樣看

能活多久是「天注定」?科學家認為「性別」的影響,可能比你想像中來得大。根據內政部公佈的資料,台灣國人平均壽命為80.9歲,男性77.7歲,女性84.2歲,換句話說,女性能夠多活整整近7年之久!事實上,女性比男性長壽在世界各國都是普遍現象,關鍵原因可能出在男女性分泌激素的差異。...

原來鮮奶油乳酪很健康!擔心買了用不完?搭配這些食材超營養

廣受民眾所歡迎的「重乳酪蛋糕」,消費者食用時可以感受到質地綿密的口感,秘訣就在其使用的材料:鮮奶油乳酪(Cream cheese)。鮮奶油乳酪是什麼?與一般的鮮奶油又有何不同?該如何攝取才健康?衛福部食藥署邀請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高彩華教授,一同分享如何健康享用鮮奶油乳酪。...

少吃碳水瘦了7公斤,膽固醇還是超標!竟是「吃錯蛋白質」害的

吃錯蛋白質,恐讓膽固醇數值居高不下!醫師許芷瑜分享一起案例,一位32歲男性上班族,在員工健康檢查中發現BMI、三酸甘油脂與膽固醇都超標,擔心增加心血管疾病與中風機率,於是開始積極運動,並減少精緻澱粉的攝取。然而,一年後,雖然體重減少了7公斤,但三酸甘油脂與膽固醇卻仍然維持紅字。直到醫師仔細詢問他的飲食習慣,才驚覺原來是問題出在「高油脂紅肉」吃太多!...

存活率不到40%!30歲女罹患「心臟的癌症」醫揭這些症狀需就醫

一名30歲的年輕女子結束日本蜜月行後,回台不久後昏倒送醫,經醫師診斷為「心臟衰竭」;進一步檢查發現,引發心臟衰竭的元兇是「肺動脈高壓」。這才知道,該患者先前出現食慾不振、雙腳水腫像「麵龜」、異常喘息等症狀,並非會計工作太累、腎臟出狀況,而是肺動脈高壓的警訊。...

2025健康檢查清單!專家提醒:50歲後優先做「3大健檢項目」

隨著年齡邁入50歲,身體的小毛病變得特別多,雖然沒有很嚴重,但就怕日後對健康造成影響,這時該怎麼幫伴侶、以及自己照顧健康?又可以從哪方面開始下手改善?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護理部主任曾斐敬主任表示,人生邁入半百,應及早發現異常並處理不舒服症狀,並積極了解自身健康。...

預防更年危機!45+女性必攝取「三營養」改善肩頸痠痛、熱潮紅

衛福部「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」統計曾指出,國人45歲以上的婦女高達50%以上平均腰圍超過80公分,且70%以上都有肩頸痠痛的問題。若合併更年期常見症狀,往往容易使女性情緒起伏過大,工作表現亦可能受到影響。...

用環保餐具、水壺不一定健康?45歲女「塑化劑超標」身體4系統遭殃

近年「減塑救地球」的觀念逐漸普及,尤其2011年塑化劑造成食安風暴後,民眾對塑膠造成的危害更是愈發重視。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醫師表示,事實上塑化劑為「環境荷爾蒙」的一種,會透過食物、空氣、皮膚接觸等方式在體內形成假性荷爾蒙,進一步干擾內分泌系統。...

夏天狂流汗、吃沙拉瘦更快?推薦「8種食物」更能促進代謝!

今年「大暑」時節迎來長達6天超過36度的極端高溫,醫療門診中不乏有民眾上門求助關於「熱傷害」造成的不適症狀。京都堂中醫邱冠忠中醫師指出,有5項容易在夏季產生的迷思,提醒民眾別讓錯誤觀念導致身體不適甚至引發肥胖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