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居家隔離擔心感染家人?記住消毒「4步驟」傳播風險少8成!

在家使用消毒水消毒環境,可減少77%的居家傳播風險。 圖/freepik
在家使用消毒水消毒環境,可減少77%的居家傳播風險。 圖/freepik

重症醫列舉消毒 「4步驟」 有效降低「家庭傳播」風險

國內新冠疫情嚴峻,每日確診數破萬的狀況下,意味著有「居家隔離 」需求者亦將與日俱增。若本身確診且處於居家隔離期間,為避免同住者遭遇染疫風險,居家消毒作業與保持社交距離、戴口罩等行為可謂同等重要。

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中指出,先前的研究已證實居家消毒作業的重要性:在家使用消毒水消毒環境,可減少77%的居家傳播風險;另一研究表明,每日至少1次的消毒措施,可降低家庭傳播率從90%至10%。

至於如何採取消毒措施能達到最大效益?黃軒醫師列舉步驟如下:

1. 使用消毒水時,需先戴上口罩與手套,且應事先打開門窗,透過風扇促進空氣流通。

2. 消毒水與自來水調配比例以「1:50」為主,製成居家清潔 液。

3. 抹布、拖把等清潔用具,須徹底浸潤於居家清潔液中,由較為乾淨的地方開始擦拭,再進一步消毒沾有血跡、糞便或體液的地方。

4. 清潔液留置時間約為1-2分鐘,再用浸潤於清水的拖把或抹布擦拭乾淨。消毒頻率每天至少1次。

根據台灣衛福部的建議,舉凡個人或同住家人頻繁接觸的日用品,如門把、電器開關、家具、擺飾,或衛浴空間的洗手台、馬桶、浴缸、水龍頭與蓮蓬頭,皆須使用調配好的清潔液進行消毒。若消毒液產品不含清潔劑成分,則應於消毒前用肥皂或家用清潔劑清潔明顯髒汙的表面。

為避免同住者遭遇染疫風險,居家消毒作業與保持社交距離、戴口罩等行為可謂同等重要。...
為避免同住者遭遇染疫風險,居家消毒作業與保持社交距離、戴口罩等行為可謂同等重要。 圖/潮健康資料照片

餐具、隨身衣物都要特別處理? 「5大日用品」清潔莫疏忽

除了消毒家中環境,日常生活中個人的消毒措施亦不能馬虎。黃軒醫師提醒,在居家隔離期間用餐、處理垃圾或洗衣服,皆應謹慎提防家庭傳播的風險。針對不同的用品或擺設,可採取的應對措施如下:

1.餐具:用餐後,處理確診者的餐具應配戴口罩與手套。可照常使用洗碗精與洗碗精清潔碗盤,脫掉手套或處理確診者的餐具後,應立即洗手。

2.垃圾:處理垃圾時,應為確診者配備專用垃圾桶。移除垃圾袋、丟棄垃圾時應配戴口罩與手套,丟棄垃圾後應立即洗手。

3.衣物:洗滌衣物時,應使用適宜水溫,並徹底曬乾衣物。根據WHO指南表示,將確診者的衣物與他人衣物一同洗滌是安全的,無須分開清洗。若處理確診者的髒衣物,應配戴口罩與手套。

4.柔軟材質擺設(如地毯、地墊或窗簾):應使用專用清潔劑。透過吸塵器吸塵時,注意要配戴口罩並打開窗戶,增加室內通風。

5. 電子產品:如手機、平板、觸碰螢幕;鍵盤滑鼠,原則上使用擦拭用酒精搭配纖維布料,加以擦拭產品表面即可。

除了消毒家中環境,日常生活中個人的消毒措施亦不能馬虎。 圖/潮健康資料照片
除了消毒家中環境,日常生活中個人的消毒措施亦不能馬虎。 圖/潮健康資料照片

資料來源:《 居隔期間,如何消毒居 家 環 境?》 - 黃軒醫師

本文轉載自《潮健康》

更多新聞報導

居家撇步 居家隔離 消毒 清潔 居家環境

潮健康

潮流是種態度,維持健康的觀念永遠不會過時。潮健康新媒體創立於2021年,擁有年輕、專業採編製作團隊,致力為華人都會男女打造一個擁抱潮流、享受健康的新媒體視野。隨時追蹤《潮健康》,開啟健康生活的時尚旅程。

蚊子、螞蟻、蟑螂殺不完?「小蘇打粉」妙用無窮

染髮遮白髮5大技巧:紅棕、古銅色系能更年輕

延伸閱讀

確診別急著衝進急診室!重症醫籲:有「4症狀」再就醫

如何預防家中確診長輩變重症?醫:隨時觀察這七點!

確診後怎麼吃?增加2大關鍵營養,快速康復、解隔離!

疫苗第三劑怎麼選?醫:AZ或mRNA「保護力接近」!

相關文章

你家是蟑螂樂園?環保局認證「殺蟑3寶」曝光:讓小強斷子絕孫

微波爐加熱這些超危險!雞蛋竟炸傷眼角膜,易釀災、傷身的NG清單快記

快吐了!家中「5大惡臭地點」你天天碰,小心全家吸入毒黴菌

電費1萬嚇死人!他用「這5招省電」:省下50%電費

蟑螂多到殺不完?快動手做「天然毒餌」:蟑螂吃了死光光

你洗的不是鞋,是心酸!「牙膏+5元小物」讓髒鞋變回精品

熱門文章

蟑螂多到殺不完?快動手做「天然毒餌」:蟑螂吃了死光光

99%的人都錯了!牛奶紙盒「這樣開」秒變細菌奶:超NG

退休後有錢有閒一定會快樂?他參加同學會卻留下內心疙瘩:朋友圈真的很重要

別再把冰箱當儲藏室!「這4樣」調味料不能放冰箱:你一定也做過

udn討論區
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