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橘煩惱】提問:我女婿去年癌逝,留下兩個小孩,都還沒有上小學,對爸爸的離開好像懵懵懂懂,女兒也忙著讓家裡重新上軌道,感覺沒有跟孩子深聊過。
但最近小孫子偶爾會說「爸爸不在,爸爸不回來了」、「死掉就不回來了」,我聽了好心痛,想請問我該如何與孫子談論他們爸爸的事,如何陪同孫子面對死亡
?(新竹洪小姐)
面對親人過世,每個人都會經歷一段漫長的自療旅程,但如果在世的家人中,有未成年的孩子,或甚至學齡前的幼童,要怎麼陪他們「自療」、「走出悲傷」,是每位成年長輩需更細膩處理的課題。
「爸爸不回來了」 孩子如何理解死亡?
回應這則「橘煩惱」,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臨床心理師 林維君提醒,首先,大人要瞭解孩子對「爸爸離世」的理解程度大約到哪。林維君說明,兒童對「死亡概念」的理解程度,與孩子的社會經驗,及腦部發展成熟度有關。一般來說,3歲前的孩子,無法理解死亡的不可逆性、終止性(不會再回來),及因果性。
3歲後,則有初步的抽象思考、因果推論能力,若家長在孩子3歲左右,引導孩子觀察大自然變遷、生老病死,或生活中的死亡現象(例:路殺動物、殺蟲等),孩子便可逐漸理解死亡是不可逆的,人死不能復生,是生命的終止,肉體無法再運作,以及有某個原因導致死亡。
但若沒有刻意在生活中重複教導孩子死亡是什麼,則大致要到國小階段,隨大腦發育成熟,才會理解到,死亡的不可逆性、終止性,及因果性,也才真正體認「爸爸死了」的意義。
悲傷可能是大人的投射
因此投稿中的兩位學齡前孩子,會說「爸爸不回來了、死掉就不回來了」,應該是有照顧者向他們說明「死亡」是什麼,而非孩子自發性的理解。
但要注意的是,這樣反覆說明與教學,對於在理解新觀念的兒童來說,是「觀念的擴增」。孩子不一定會因此悲傷,他們是透過一再向大人詢問與確認,理解自己的生活景況,並觀察大人對「死亡」的反應,而學習到,面對死亡應該要有哪些情緒反應才符合社會期待。反而是大人會因為孩子的童言童語,投射自己的悲傷與憐憫至孩子身上。
死亡=去旅行、睡著了?易讓孩子有誤解
不同年齡層的兒童,因為對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同,對「社會潛規則」(例:喪親會悲傷等)的感知能力也不同,所以有不同的討論方式。
3歲以下的孩子,因語言能力受限較難討論,請給予更多的陪伴 與照顧。3歲前的孩子,較難用語言進行「討論」,但他們會敏感於身邊陪伴者的改變,像是「有人不見」或「照顧我的人心情不好」,而顯得焦慮,此時要給予更多陪伴與生活需求的照顧。
3至6歲的孩子,可透過反覆說明、確認、繪本等,逐漸理解死亡。建議用「死亡」來說明,而不要用「上天堂」、「旅行」、「睡著」等隱晦字詞,孩子容易在這些詞彙中誤解,而對旅行或睡覺產生不安。
他們對死亡還沒有強烈的情感反應,也還在學習死亡的特性(因果、不可逆、終止),會需要大人更多耐心,用中性平穩的方式教導「死亡現象」及「親人離去的影響」,比方:「媽媽很想念爸爸,但爸爸死了,不會再回來陪我們,所以媽媽會因為見不到爸爸而傷心哭哭。」
要和孩子談死亡,大人必須先接受親人死亡的事實,並跟孩子坦承、分享自己適應哀傷的內在歷程。孩子對於「爸爸死了」,可能只會感知到「很想他」、「生活變了」,但不見得會如大人般哭泣哀傷反應,甚至會非常活在當下,談死亡的下一秒又開心玩耍,或是透過遊戲表達他們對死亡的認知,這都是大人要能理解並接納的。
當孩子更成熟 我們換個方法重啟討論
當孩子上了國小、國中,會有更多社會比較(別人有爸爸但我沒有)或是意義性的思考(我是孤兒嗎?孤兒很可憐),因此需要跟孩子更深入討論父親病逝的事。
可以跟孩子一同翻閱過去的照片,講述爸爸為家裡付出的事,或瀏覽爸爸的遺物,透過回憶帶孩子認識父親,及爸爸送給家庭的有形、無形禮物。也可以有些更抽象意義的引導「爸爸雖然身體無法陪伴我們,但他送我們很多禮物」,或透過拜拜、祭祖等儀式,引導孩子和父親對話。
陪伴與專業協助 是有效良藥
林維君也提醒,有一些大孩子,會因為感受到他人眼光,而產生壓力,或對喪父議題特別冷漠、逃避,此時不必刻意強迫他面對討論,家長若不知怎麼介入關心,可以請學校輔導老師或心理師協助關懷。
以及,目前台灣所有癌症治療的醫院,皆有配置心理師的服務,若預期到有告知孩子死亡事實的需求,可以請主治醫師轉介心理師即早對家屬或孩子做衛教照顧。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