烤過的金黃吐司酥酥,看起來美味可口,內部卻是軟軟的,跟外觀不一樣,吐司從白色狀態烤過久烤到焦,咬下去才發現問題,其實形容長期壓力過大、外表看不出起來的上班族 是個非常貼切的比喻,年輕世代更是如此,職場 前輩上看到年輕人覺得無欲無求,好像對什麼都提不起勁?覺得難以理解,其實這或許是累到燃燒殆盡,被誤解成不思進取、不夠積極的隱形職場心理危機。
烤吐司症候群是什麼?
「烤吐司症候群」(Toast-out Syndrome)是從韓國社群開始定義的一個新詞,是由英文Toast與Burnout二詞結合的音譯,形容重複上班下班沒有變化、鮮少期待的高壓工作生活模式,加上社會及追求成就的負重,以及社群氛圍轟炸下所產生的結果。失去了動力下卻仍履行義務持續工作,情緒 持續呈現不安和低迷狀態,還有煩躁、無力,嗜睡。
除了在工作時間會如此,有「烤吐司症候群」的人們甚至延伸到下班的個人生活也會疲累,並且昏昏欲睡,有的還會產生睡眠障礙、情緒抑鬱的問題,而這樣的案例多出現在年輕世代工作者身上。
根據韓國2022年的一個健康和社群研究機構的調查報告指出,特別是MZ世代族群(指1981至2010年之間出生的人們)高達七成以上曾經表示過自己對工作感到倦怠,更容易碰到這樣「不小心烤到過焦」的狀態,雖然身心都已經感到疲憊,可是背負著社會標籤,重視自我實踐的成果,怕定義為無能或是軟弱,就硬撐下去,不自覺地勉強,但是旁人難以察覺。

「我試著應對工作壓力,但是最近發現,一回家都把情緒發洩在家人身上,而且竟然沒注意到丟垃圾時把手機丟到垃圾桶裡面!」一位韓國的30代工作者說。她表示,儘管公司同事認為她很盡責,事實上她總是在應對嗜睡跟偏頭痛的日常。
除了烤吐司症候群的詞彙,還延伸以吐司相關的詞語來描述人們不同的狀態,像是「生菜吐司」,指的是感覺像吐司裡包覆著枯萎的生菜,以及「奶油吐司」,指的是昏昏欲睡幸福的樣子,融化成如同奶油一般。
烤吐司症候群會有的徵兆 檢查看看
●情緒敏感:遇到小事就感到焦躁、不耐煩。
●沒有期待:對於日復一日的工作提不起勁。
●動力疲乏:不想接受任何新的挑戰。
●周一症候群加重:到了周日就開始焦慮。
●情緒不穩:平時在工作很冷靜,下班回家就情緒爆炸。
●失眠:常常難以入睡,或是睡眠品質差。
雖然比起身心崩潰,烤吐司症候群的嚴重度不高,但是長期下來沒有出口,就會造成情緒方面的問題,如果勾選越多越要注意。

怎麼面對烤吐司症候群呢?
其實不只是年輕人,每個人都可能出現「烤吐司症候群」,身心健康平時容易忽略,如果是工作量過大,試著跟內部上司溝通自己的壓力狀態,還有藉由和同事交流共同應對的方式,不需要自己面對。
同時,創造一個在下班之後能夠完全放鬆的環境,不需要責怪自己「休息是負面的、不對的」,而是給自己充分、適當的休息。也要建立支持系統,例如跟親友傾訴,把感受說出來,減輕心理負擔。
資料來源彙整自/koreajoongangdaily、AI資料編撰整理。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立即了解》請點我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領取折扣》請點我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