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身心障礙者能獨立生活嗎?伊甸基金會「家園」助他們學習自理、迎向未來!

伊甸透過社區家園服務,提升身障女性自立生活所需的各項能力,且進步顯著。 圖/伊甸公關中心
伊甸透過社區家園服務,提升身障女性自立生活所需的各項能力,且進步顯著。 圖/伊甸公關中心

「家」是讓人安心成長的避風港,但對身心障礙 者而言,這份歸屬感並非理所當然。因為身體的限制、家庭支持的不足,以及資訊的不對等,使他們在人生旅途中充滿挑戰,步履維艱。

為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(CRPD),伊甸在設有一所身心障礙者社區居住服務的家園。有四位身障女性在家園,反覆練習、努力學會自立生活;並在支持者的陪伴下,培養居家清潔、安排生活作息、準備餐食等能力,減輕家庭照顧壓力。同時,練習自己管理生活需用的零用錢,並養成每日記帳習慣,掌握生活開銷。

起初,住民們因缺乏安全感而難以安然入睡。資深教保員侯亭甄分享,有位住民—妹妹(化名)因為覺得孤單,希望就寢時,有工作人員陪伴在旁,以獲得安心感。對此,教保員及社工會坐在妹妹的床邊,並溫柔地告訴她:「當妳睡著後,我們就會離開房間,但別擔心,老師一定會在家園陪伴著妳。」但她仍反覆睡了又醒,一再確認老師是否在身邊,影響了睡眠品質。

為了幫助她建立安全感,侯亭甄與同事改變方式,陪她進房間後,並告知:「老師不會離開家園,會在自己的房間休息,但睡覺時間不能來打擾。」透過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,讓她逐漸適應這個空間始終有人陪伴,不會讓她感到孤單。經過一個月,她的睡眠狀況漸漸穩定。

伊甸的社區居住服務,提供身障女性健康安全、生活自立與社區生活等多元支持。 圖/伊...
伊甸的社區居住服務,提供身障女性健康安全、生活自立與社區生活等多元支持。 圖/伊甸公關中心

談起妹妹在家園中的進步,「她很聰明,也肯學習。」侯亭甄忍不住稱讚。

原來,妹妹剛到家園時,依賴性很強,但建立安全感之後,她開始願意嘗試新事物。例如,剛開始學習搭公車時,妹妹因缺乏經驗而感到不安,藉由一對一的陪伴,帶她搭車、步行至工作地點,並在下班時陪她等車返家。經過一至兩個月的練習,工作人員逐步放手,讓她獨自上車,再慢慢引導她自行前往公車站。雖然初期會迷失方向或錯過公車,但經過教保員的提醒與不斷練習,妹妹學會專心等車,並遵守交通規則。與此同時,她也逐漸累積生活經驗,從不敢發問,到充滿好奇心,不斷探索與學習。

編輯推薦》身心障礙兒晚年誰來照顧?「雙老家庭」父母盼:希望比我的孩子多活一天:https://reurl.cc/xNgzMb

伊甸社區家園為身障女性,提供各項生活技能的訓練。 圖/伊甸公關中心
伊甸社區家園為身障女性,提供各項生活技能的訓練。 圖/伊甸公關中心

「這裡的教保員不只是老師,更像家人,陪伴她們嘗試與成長。」侯亭甄分享,很多時候,她們需要的只是支持及指引,幫助規劃未來,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。「妳很棒,妳可以做到!」這是她經常對住民說的一句話。透過社區家園的服務模式,不僅讓身障女性學會自我照顧,也逐漸修復了與家人之間的關係,讓親情重新連結。

伊甸與政府緊密合作,在身障社區家園推動自我保護、兩性教育、金錢與健康管理課程,幫...
伊甸與政府緊密合作,在身障社區家園推動自我保護、兩性教育、金錢與健康管理課程,幫助她們自立生活。 圖/伊甸公關中心

首次任職於家園的資深教保員陳妙如分享,起初得知這裡是採家園模式時,令她相當驚喜。住民們不僅能自行搭車、辨識下車地點,甚至有時僅需工作人員帶領一次,便能記住路線,從工作場域返家,並準確找到家園方向。甚至會主動與人打招呼、邀約參加活動,顯示她們在接受家園服務後,各方面能力顯著提升,更勇於探索生活。讓她深刻體驗到,與其一昧提供幫助,更重要的是適時放手,讓她們學習獨立,因為她們能夠自己做到。

「我一直將家園視為身心障礙朋友培養獨立的中繼站。」黃瑩潔認為,政府提倡家園是個「家」,其目的僅是訓練身心障礙者培養生活技能,讓她們未來得以在外獨立生活。因此,不能讓她們過度依賴這個環境,而是在轉換空間時能夠順利適應。但,無論服務使用者未來選擇回家或外出租房,家園始終是她們的依靠,遇到任何疑難雜症時,都能向教保員與社工尋求協助。

「孩子們加油!我們一直都在。」黃瑩潔以溫柔的目光,望向這群不斷成長的身心障礙青年,充滿期許與關愛。

超強夥伴聯手 助身障者勇往直前

從場勘、籌備到改善環境,讓住民擁有更舒適的生活空間。每位工作人員都懷抱著同樣的心願──打造一個溫暖、安全的家園。在這條路上,伊甸服務團隊的努力不可或缺。中心主任徐聖閔笑稱,家園由兩組超強夥伴聯手,分別由資深教保員與社工聯袂攜手,在服務上投入大量心力。

隨著家園滿員,伊甸將持續攜手政府與社會資源,深化自我保護、兩性教育、財務與健康管理等課程,並納入口腔保健、視力檢查等全面健康照顧,讓身障女性獲得更完整的支持。透過實際演練與全方位守護,幫助她們提升應變能力與自我保護意識,讓每一位服務對象都能安心邁步前行。伊甸相信,當身心障礙者擁有選擇的權利,他們就能真正融入社會。期待社會各界一同參與,讓每位身障者都能擁有更友善且安心成長的環境。

伊甸為身障女性規劃一處安心的家,幫助她們走向獨立且自信的生活。 圖/伊甸公關中心
伊甸為身障女性規劃一處安心的家,幫助她們走向獨立且自信的生活。 圖/伊甸公關中心

未來,在教保員及社工的陪伴下,住民們將持續成長與進步,逐步培養獨立與自信,學會掌握自己的生活,邁向自立的人生。

本文轉載自《伊甸園電子報》,原文為:家園是身障女性的避風港 學習自立生活做生命的主人

🍊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,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
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立即了解》請點我
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領取折扣》請點我

更多新聞報導

身心障礙 伊甸基金會 居住照顧

冰花「3營養」遠勝其他蔬菜!中醫曝養生吃法、3種人別吃

睡好睡滿還是累?必學3招助好眠,專家加碼5方法揪出壓力源

延伸閱讀

2025房屋稅新制!少做1件事多繳1.67倍稅金,換戶籍省稅攻略大公開

凡事考慮CP值,反而存不到錢?3技巧擺脫金錢迷思,不被消費習慣綁架

鮮蚵鋪好鋪滿!鹿港超人氣鮮蚵蓋飯、蚵仔煎大啖鮮美海味,近天后宮廣場

炒菜後「熱鍋馬上冷水沖」熱氣恐傷肺!3步驟清潔鍋具才安全

相關文章

年輕人工作老喊累、不積極?別怪他們,可能是「烤吐司症候群」上身!

照顧住院母累到走路不穩…專家揭喘息服務救急:先把自己照顧好

身心障礙者能獨立生活嗎?伊甸基金會「家園」助他們學習自理、迎向未來!

兄弟姊妹像敵人、從小就要搶奪資源?專家:手足是父母最好的禮物

每年必辦家族旅行!教養專家李儀婷:心甘情願承擔這份辛勞

童年手足間埋下心結,長大後能化解嗎?她大談「黑歷史」放下傷痛

熱門文章

退休想住養生村?2025全台17大養生村費用、房型比較一次看(含表格)

台灣人太愛吃泡麵!醫點名「1吃法最危險」:肝腎負擔暴增

不是老後記性差!醫師教你5句話揪出失智前兆

腳痠腳麻走路難受,竟是動脈阻塞!醫示警:再晚一步就要截肢

udn討論區
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