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年輕人工作老喊累、不積極?別怪他們,可能是「烤吐司症候群」上身!

你聽過「烤吐司症候群」(Toast-out Syndrome)嗎?用來形容沒有變化的高壓工作生活模式,加上社會及追求成就、社群氛圍轟炸下所產生的結果。 示意圖/Shutterstock
你聽過「烤吐司症候群」(Toast-out Syndrome)嗎?用來形容沒有變化的高壓工作生活模式,加上社會及追求成就、社群氛圍轟炸下所產生的結果。 示意圖/Shutterstock

烤過的金黃吐司酥酥,看起來美味可口,內部卻是軟軟的,跟外觀不一樣,吐司從白色狀態烤過久烤到焦,咬下去才發現問題,其實形容長期壓力過大、外表看不出起來的上班族 是個非常貼切的比喻,年輕世代更是如此,職場 前輩上看到年輕人覺得無欲無求,好像對什麼都提不起勁?覺得難以理解,其實這或許是累到燃燒殆盡,被誤解成不思進取、不夠積極的隱形職場心理危機。

烤吐司症候群是什麼?

「烤吐司症候群」(Toast-out Syndrome)是從韓國社群開始定義的一個新詞,是由英文Toast與Burnout二詞結合的音譯,形容重複上班下班沒有變化、鮮少期待的高壓工作生活模式,加上社會及追求成就的負重,以及社群氛圍轟炸下所產生的結果。失去了動力下卻仍履行義務持續工作,情緒 持續呈現不安和低迷狀態,還有煩躁、無力,嗜睡。

除了在工作時間會如此,有「烤吐司症候群」的人們甚至延伸到下班的個人生活也會疲累,並且昏昏欲睡,有的還會產生睡眠障礙、情緒抑鬱的問題,而這樣的案例多出現在年輕世代工作者身上。

根據韓國2022年的一個健康和社群研究機構的調查報告指出,特別是MZ世代族群(指1981至2010年之間出生的人們)高達七成以上曾經表示過自己對工作感到倦怠,更容易碰到這樣「不小心烤到過焦」的狀態,雖然身心都已經感到疲憊,可是背負著社會標籤,重視自我實踐的成果,怕定義為無能或是軟弱,就硬撐下去,不自覺地勉強,但是旁人難以察覺。

韓國網路還有因應烤吐司症候群而生的插畫迷因圖。 圖/IG帳號 lala.you....
韓國網路還有因應烤吐司症候群而生的插畫迷因圖。 圖/IG帳號 lala.you.lara

「我試著應對工作壓力,但是最近發現,一回家都把情緒發洩在家人身上,而且竟然沒注意到丟垃圾時把手機丟到垃圾桶裡面!」一位韓國的30代工作者說。她表示,儘管公司同事認為她很盡責,事實上她總是在應對嗜睡跟偏頭痛的日常。

除了烤吐司症候群的詞彙,還延伸以吐司相關的詞語來描述人們不同的狀態,像是「生菜吐司」,指的是感覺像吐司裡包覆著枯萎的生菜,以及「奶油吐司」,指的是昏昏欲睡幸福的樣子,融化成如同奶油一般。

烤吐司症候群會有的徵兆 檢查看看

●情緒敏感:遇到小事就感到焦躁、不耐煩。

●沒有期待:對於日復一日的工作提不起勁。

●動力疲乏:不想接受任何新的挑戰。

●周一症候群加重:到了周日就開始焦慮。

●情緒不穩:平時在工作很冷靜,下班回家就情緒爆炸。

●失眠:常常難以入睡,或是睡眠品質差。

雖然比起身心崩潰,烤吐司症候群的嚴重度不高,但是長期下來沒有出口,就會造成情緒方面的問題,如果勾選越多越要注意。

烤吐司症候群是初期身心健康出問題的徵兆。 圖/韓國插畫家IG @sukeydok...
烤吐司症候群是初期身心健康出問題的徵兆。 圖/韓國插畫家IG @sukeydokey

怎麼面對烤吐司症候群呢?

其實不只是年輕人,每個人都可能出現「烤吐司症候群」,身心健康平時容易忽略,如果是工作量過大,試著跟內部上司溝通自己的壓力狀態,還有藉由和同事交流共同應對的方式,不需要自己面對。

同時,創造一個在下班之後能夠完全放鬆的環境,不需要責怪自己「休息是負面的、不對的」,而是給自己充分、適當的休息。也要建立支持系統,例如跟親友傾訴,把感受說出來,減輕心理負擔。

資料來源彙整自/koreajoongangdaily、AI資料編撰整理。

🍊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,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
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立即了解》請點我
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領取折扣》請點我

更多新聞報導

上班族 職場 世代差異 情緒 疲倦

阿嬤的天要崩塌了…阿公簽署不插管卻突然昏迷,家人最終做出不捨決定

殯葬危機來襲!台灣2031年進入「多死社會」如何應對?

延伸閱讀

清明節10大禁忌!掃墓吉時曝光,3生肖避開這1事才好運

白衣泛黃元兇是「它」!3清洗法:衣服乾淨如新

宜蘭礁溪輕旅行必訪!五峰旗瀑布步道健行賞飛瀑,順遊聖母朝聖地、抹茶山

用錯不沾鍋=慢性中毒?專家揭「致命使用誤區」

相關文章

高薪爸養叔叔一輩子!晚年僅剩26萬養老…她決心逃出親情財務黑洞

總是報喜不報憂!你也陷入「隱性哀傷」陰霾?專家曝告別憂鬱解方

年輕人工作老喊累、不積極?別怪他們,可能是「烤吐司症候群」上身!

照顧住院母累到走路不穩…專家揭喘息服務救急:先把自己照顧好

身心障礙者能獨立生活嗎?伊甸基金會「家園」助他們學習自理、迎向未來!

兄弟姊妹像敵人、從小就要搶奪資源?專家:手足是父母最好的禮物

熱門文章

退休想住養生村?2025全台17大養生村費用、房型比較一次看(含表格)

台灣人太愛吃泡麵!醫點名「1吃法最危險」:肝腎負擔暴增

不是老後記性差!醫師教你5句話揪出失智前兆

你家的鍋子=細菌培養皿?不鏽鋼鍋清潔3招必學,遇1狀況快扔掉

udn討論區
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