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橘煩惱/讀者投書)我是56歲的爸爸,女兒從小到大就很會讀書,但是進了台大,讀到大二才說系所不是她喜歡的,都已經大二了才說沒興趣,我不能理解..她平常就喜歡音樂,社團活動佔據她很多時間,玩樂團都玩到很晚才回家,最近女兒跟我講說要休學,全心做音樂,才能好好創作,而且學東西不一定要在學校才能學,雖然想放她自己決定,但我真的好生氣,都差兩年了為什麼不好好把大學讀畢業,家裡這麼用心栽培她,怎麼可以那麼任性?(台北黃先生)
父母親苦心栽培小孩上台大,孩子卻因志趣不合,想要休學去發展興趣「專心做音樂」,這類攸關未來的問題,讓不少家長陷入苦惱,到底應該尊重小孩,還是要叫他們「不要任性」?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臨床心理師林維君表示,父母親遇到類似狀況,先不要急著生氣,建議可以用「股東投資新創公司的方式」,給孩子負責任的機會,並從旁觀察孩子的作法,而不用第一時間就責備。
給子女愛的教育 父母悶氣難坑聲
林維君分析,現代的年輕人與父母想法都逐漸開明,年輕人多數在「愛的教育」環境下成長,父母比較少打罵,多半是採尊重、支持、愛護的管教方式,這也對年輕人產生影響,對自主權的捍衛強烈,例如,我想做什麼,爸媽應該要尊重我。
在這樣的氛圍下,遇到女兒考上台大,卻決定要休學,全心投入音樂的情況,子女和父母各有堅定立場。父母若不想當專制的長輩,但又對兒女的決定不諒解,容易在家庭中產生「假民主」的狀況,雙方的拉扯,對兒女和爸媽都很難有和平討論的機會。
給子女負責任的機會 以關心取代金援
父母累積了許多人生經驗,對子女休學的決定,背後其實藏著是對子女職涯的擔憂,害怕小孩沒有大學文憑,出社會競爭力不夠、擔心玩音樂無法餬口等,這些都是父母的愛。
但面對孩子叛逆、一意孤行,林維君建議,父母應該先跟孩子溝通,讓他們瞭解現實的考驗,在未來沒有父母金援下,生活的溫飽是第一問題。父母可以先同意孩子的作法,給他們做音樂的自由,但不再提供經濟支援,讓他們試著靠做音樂養活自己,給他們嘗試的機會。
這不代表完全跟孩子撕裂,而是採取從旁關懷的態度,林維君提出一個轉念的方法,父母不妨把自己當股東、把小孩當新創公司,股東在投資前都要先看財報、公司表現、未來前景等,父母也可以觀察孩子是否真的有做音樂的天分和實際成果,作為未來是否用金錢支援的依據。
林維君說,遇到類似的情況,一開始父母會生氣是正常的,但對於孩子的未來,應該要給他們為自己負責的機會,這些挑戰的路「一定要讓他們自己走一趟」,反而是一個讓孩子磨練與成長的機會。因為父母輩回想過往年輕的自己,一定也都曾跌跌撞撞才能長成今天的模樣,與其培養溫室花朵,不妨讓子女及早有成長與茁壯的可能性。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