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橘煩惱】養自己都難!1萬孝親費給不起,想拒絕媽媽...

【橘煩惱】提問:
身為行政內勤單身女,在外租房,萬物都漲低薪養自己都有困難了,媽媽先前和我說她工作受影響,要我每個月幫忙付房貸算是孝親費 ,但是每月1萬元真的給不起,每到月底算下來只剩1000元,年紀漸長要好好存錢,想不付孝親費,或是給少一點,我好想拒絕但感到有點愧疚,這樣是不孝嗎?(北市張小姐)

圖/freepik

圖/freepik

孝親費該不該給、又該給多少?這議題總是眾說紛紜。華人文化中拿出「孝親費」代表孝順,似乎是很自然的事,但是隨著通膨越來越嚴重,工作性質不同、薪水區間差距大,生活困難度加增,不是每個年輕人都有條件能給得出孝親費。欣明心理成長中心所長謝玲玉指出,自身的經濟能力「能不能夠活下去」,或許是先需要檢視的。

謝玲玉指出,過去孝親費是在農業生活下的需求,眾多孩子一起成長,因為父母含辛茹苦將孩子拉拔長大,待子女成人也將家中事業傳承給子女,父母在經濟上與下一代密切連結,但現代人工作多與家中脫勾,離巢打拚,已經多由自己在外尋覓收入機會,加上通常父母仍有工作的收入來源,在法律上也存在「子女不一定要給孝親費」的概念,多是心意上的表徵,而非必要了。

她分析,年輕一代生活大不易,經濟波動大,是低薪族的哀歌,甚或有些是家裡還需要給予援手,過去的時代,人人都會奉養父母,但是各家情況差不多,如今若是周圍的人都有家人幫忙,自己卻沒有,心理上會有「相對剝奪感」,感覺眾人有支援只有我不僅沒有,還需要幫忙家裡,恐怕是不好受的。

生活無虞優先 給孝親費為個人選擇

謝玲玉表示,可以從「我是否不孝」的想法中先跳開,跨越自我的心理障礙,檢視財務規劃,能夠撥出多少錢當作孝親費才不至於影響生活,存錢是為了讓明天過得更好,如果目前想要以儲蓄為主,是否需要給孝親費也是自我選擇。

謝玲玉也提到,孝順其實可以從很多種方面表示,不一定要由金錢表示,可能是老後照護、陪伴聊天等等,而且自己過得平穩無虞也是孝順的一部分,如果生活不好,衍伸的問題恐怕也讓父母擔憂,這位母親或因自身困境未考量到這個部分。

共同討論暫時金援 設定期限

如果還是覺得應該要給孝親費,她建議,也許可以雙方討論,因為剛好媽媽的工作受困,能夠救急,但能否在一個期限內找到工作,由於對1萬塊深感負擔,在那之前可以每個月幫忙幾千塊,盡力協助,很難再拿出多餘的金錢了,不是故意不給而是實際上真的有困難,也不是要拿去亂花。

謝玲玉指出,和母親溝通時應陳述事實,不帶情緒化的用字,例如「我也很窮好不好」,這些話語恐怕會刺傷對方。同時,此為涉及敏感的金錢決定,媽媽剛好碰到困難,或許還是對於孝親費有所堅持,要做好心理準備,盡可能降低衝突。

另外,若有手足,可與家人商討,兄弟姊妹共同彼此公平分擔孝親費協助媽媽,而非單身族沒有家庭就須獨自承擔孝親費支出的必要。

〈本文僅為專家意見,非本平台立場〉
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
延伸閱讀

玉山金配息創新低「金融股還能存嗎?」三大避雷提醒

宛如下雪一樣!苗栗觀霧「櫻王」降臨,感受獨特3月雪饗宴

沒蛋吃補充不了蛋白質?營養師分享9大替代品,攝取「順序」更是關鍵!

「這族群」9成以上都有「蛇皮」病毒纏身!避免復發注意兩關鍵

相關文章
FB留言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