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看身心科、有精神疾病能買保險嗎?3方法降低「拒保率」

去看了身心科,保險還能買嗎?身心狀況與保單的「核保率」有什麼樣的關聯?專家來解答! 示意圖/Shutterstock
去看了身心科,保險還能買嗎?身心狀況與保單的「核保率」有什麼樣的關聯?專家來解答! 示意圖/Shutterstock

這幾年,身邊去看身心科 的朋友越來越多了。不是誰真的生了什麼大病,而是現代社會的壓力,像是一張無形的網,把我們緊緊纏住。有的是因為工作太操勞,有的是家庭關係緊繃,還有些人,就是單純覺得心裡沉甸甸的,喘不過氣來。

有朋友偷偷跟我說:「其實我有去身心科拿過藥,但不敢讓保險 公司知道,怕以後買不到保險。」聽完我不禁笑了:「你去看身心科又不是去犯罪,幹嘛這麼怕?」但換個角度想想,確實,這年頭買保險是件講求技巧的事,尤其是跟健康告知有關的部分,一不小心,就可能影響核保甚至理賠

誠實告知,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?

老實說,台灣的保險公司在精神疾病的核保上,的確比較保守。一般來說,只要你有去身心科看診,保險公司就會很警覺,想確保你不是長期需要治療的「高風險」族群。

但精神疾病和精神病其實是兩回事。像焦慮症、輕度憂鬱,這些都屬於精神疾病,但像思覺失調症(以前叫精神分裂症)、嚴重妄想症,這才是保險公司所謂的精神病。很多人擔心自己去身心科看過一次醫生,就會被視為「精神病患者」,其實這是誤解。

所以,當你填健康告知時,應該怎麼辦?如果問題問的是「是否曾罹患精神病?」而你只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去看醫生,那其實是不需要填「是」的。但如果健康告知問的是「是否曾看過精神科?」那就不能隱瞞,因為這是保險公司明確要求的資訊。

如何增加核保成功率?

就算過去有看過身心科,還是可以買保險,關鍵在於:

1.醫師診斷證明很重要

如果只是短暫因為壓力過大去就診,保險公司其實有可能願意核保,但你需要提供醫師診斷證明,證明你沒有持續服藥,也沒有影響正常生活功能。

2.選擇適合的保險類型

醫療險的核保標準比較嚴格,但年金險、意外險、癌症險通常沒這麼挑剔。即使醫療險被拒保,還是有其他保障可以選擇。

3.找對保險公司,或者找保險經紀人

不同保險公司對精神疾病的態度不一樣,有些比較嚴格,有些則願意彈性承保。保險經紀人對市場行情熟悉,可以幫你找到比較願意承保的公司。

編輯推薦》自閉、憂鬱...常見慢性精神病,保險能理賠嗎?:https://reurl.cc/lz06G6

投保後才看身心科,會影響理賠嗎?

如果是投保後才看診,那麼未來理賠是否受影響,主要看保單內容。大部分的醫療險,對於「精神疾病」的住院會有天數限制,比如最多只能住30天、45天、90天不等。有些保險甚至直接把精神疾病排除在外,也就是說,因為憂鬱症住院是不會獲得理賠的。

但如果是買了重大傷病險,那就有機會理賠,因為重度憂鬱症被列在全民健保重大傷病範圍內,符合條件的話,可以申請重大傷病卡,這樣理賠機率就大幅提升。

那自費看診是不是就沒紀錄了?

有些人想聰明一點,選擇自費看診,以為這樣保險公司就不會查到紀錄。

的確,自費看診的紀錄不會上傳到健保署,但診所仍然會有病歷,萬一保險公司日後要求提供完整病歷,這些紀錄還是可能被翻出來。所以,這種方式雖然降低被發現的機率,但不能保證100%安全。如果有保險公司真的翻病歷查到,還是可能因「未誠實告知」而拒絕理賠。

有就診紀錄≠買不到保險

很多人會覺得,一旦去過身心科,就跟保險無緣了。其實不然。

買保險的關鍵在於選對產品、準備好資料、誠實但不過度透露。如果真的遇到拒保,還有其他替代方案可以選擇。

與其焦慮自己買不到保險,不如從現在開始做對的事,該問清楚的問清楚,該準備的資料準備好,這樣不管有沒有身心科的就診紀錄,都能為自己找到合適的保障。

買保險,最重要的是買「適合自己的」,而不是買「大家說好的」。

本文轉載自:《保險本舖FB粉絲團》

🍊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,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
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立即了解》請點我
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領取折扣》請點我

更多新聞報導

身心科 保險 理賠

賺再多也追不上通膨飆速?5大關鍵存退休金,確保晚年不缺錢

先生過世後,太太不能去銀行替他領錢?律師揭1關鍵:構成詐欺罪

延伸閱讀

炒菜後「熱鍋馬上冷水沖」熱氣恐傷肺!3步驟清潔鍋具才安全

你的孩子安全嗎?幼兒園爆不當體罰、虐童!「幼兒園地圖」免費查詢全台幼兒園資訊

下班後運動不想換衣服?4招變身時尚運動風,直奔健身房超方便

每天3杯綠茶防癌、遠離失智!希臘長壽島居民也愛喝

相關文章

看身心科、有精神疾病能買保險嗎?3方法降低「拒保率」

強制險理賠範圍解析!「3種費用」很多人不知道可申請,附9大QA

非健保費用自己扛?標靶藥、微創手術「實支實付險」理賠攻略

家族有失智病史,晚年誰來照顧我?專家揭密1保險必備

工會勞保級距怎麼算?2025職業工會投保、費用流程一次看(含表格)

家人昏迷病危,如何申請保險理賠?監護宣告文件、流程一次看懂

熱門文章

退休想住養生村?2025全台17大養生村費用、房型比較一次看(含表格)

台灣人太愛吃泡麵!醫點名「1吃法最危險」:肝腎負擔暴增

不是老後記性差!醫師教你5句話揪出失智前兆

你家的鍋子=細菌培養皿?不鏽鋼鍋清潔3招必學,遇1狀況快扔掉

udn討論區
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