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膽結石原因不只飲食習慣!預防、治療方法一次看,避免引發膽囊炎
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外科主任黃郁創指出,要避免膽結石,一定要避免高卡路里、高油的食物,還要三餐定時定量。 圖/Shutterstock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外科主任黃郁創指出,要避免膽結石,一定要避免高卡路里、高油的食物,還要三餐定時定量。 圖/Shutterstock

隨著三年疫情解封,旅宿業和餐飲業開始復甦,各家餐飲廣告滿天飛及民眾外食邀約不斷,各式腹痛 腸胃疾病問題不斷在醫院門急診出現,膽結石 甚至膽囊炎 就是其中一個大宗。

膽結石成因多 飲食習慣所致最常見
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外科主任黃郁創指出,造成膽結石的成因有很多,與種族、性別(女性較高)、懷孕、肥胖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病患者、腸道手術後及缺乏運動有關,但最主要成因是飲食習慣。

這2種飲食習慣要避免  三餐定時定量為上策

黃郁創解釋,根據解剖位置,膽囊位於右上腹,肝臟下方。肝臟製造膽汁經由膽管至腸道幫助脂肪消化,而膽囊位在膽管旁可儲存膽汁,就如同位在長江旁的洞庭湖一樣,可調節長江水量(雨季吸水儲存,旱季則出水)。

如果喜好常食用高脂肪類食物,膽囊就必須不斷儲存、收縮,這會造成膽汁被濃縮而過飽和,就會形成膽砂、膽石;另一種不良飲食習慣,台語俗稱“大小頓”,空腹很久後去吃大餐,也會造成膽汁濃縮而過飽和,形成膽砂、膽石。所以要避免膽結石,一定要避免高卡路里、高油的食物,還要三餐定時定量。

膽結石這樣治療 無膽囊炎症狀追蹤即可

膽結石的患者若無膽囊炎症狀,不一定要治療,定期追蹤即可。至於膽結石溶解藥物(Chenodeoxycholic acid),療效對東方人並不一定,使用上較有爭議。膽結石的患者若有膽囊炎症狀(如:上腹痛、噁心、黃疸、發燒、畏寒),就需積極治療,合用抗生素及手術。手術主要分成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和傳統膽囊切除手術。而用來對付腎臟結石的體外震波碎石(ESWL)已被證實成功率低,負作用大,鮮少被使用。

本文轉載自《健康醫療網》,原文為:「2種飲食習慣」恐致膽結石! 空腹要避免大吃大喝
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
【橘世代課程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》https://bit.ly/44stv2z

更多新聞報導

生活習慣 腹痛 膽結石 油脂 飲食保健 飲食控制 膽囊炎

健康醫療網

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、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,致力於提供最專業、最即時、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。 廣邀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,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,希望透過網路社群平台,凝聚力量幫助弱勢族群,更期許藉由此媒體發聲,讓愛心遠佈、善盡社會責任。

常常忘東忘西!中醫師推薦喝「1杯茶」改善健忘安定心神

老人特別急躁、常常在抱怨?腦科學專家解答:因為大腦太優越

延伸閱讀

夏天水果好消暑,但「想瘦」「身上有病」別亂吃!人氣水果禁忌公開

益生菌、乳酸菌差很大?除了緩解便祕還有哪些功效?常見QA一次看

飲食清淡、愛跑馬拉松,48歲婦竟罹乳癌!醫叮囑:定期檢查很重要

不必強求別人的認同!跨性別YouTuber愛里:喜歡自己就足夠

相關文章

冰花「3營養」遠勝其他蔬菜!中醫曝養生吃法、3種人別吃

水果發霉吃下肚恐中毒!毒理專家譚敦慈揭:「這2種」食物最危險

這些油你用對了嗎?認識油脂背後的真相,健康料理從選油開始

小心!你吃的水果可能暗藏致癌危機,「5類水果」發霉吃下肚最危險!

專家點名冰箱「最危險3大食物」!白飯上榜原因曝光

比168斷食更簡單!研究指出:「10小時進食法」有望逆轉阿茲海默症

熱門文章

常吃「1健康食品」肺癌風險、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大增?醫揭真正原因

「吃進洗碗精」恐引發9疾病!8種洗碗法:徹底清除泡泡殘留

退休想住養生村?2025全台17大養生村費用、房型比較一次看(含表格)

腳痠腳麻走路難受,竟是動脈阻塞!醫示警:再晚一步就要截肢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