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醫療網

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、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,致力於提供最專業、最即時、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。 廣邀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,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,希望透過網路社群平台,凝聚力量幫助弱勢族群,更期許藉由此媒體發聲,讓愛心遠佈、善盡社會責任。

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

你喝的水藏200萬細菌!「60度熱水+2招」徹底洗淨杯子內壁黏滑

不少人每天都會用水瓶喝水,但你多久清洗一次水瓶呢?美國普渡大學食品安全專家Carl Behnke副教授曾在校園內調查路人的水瓶清潔習慣,並研究水瓶當中的細菌,結果顯示,有些人很少或是幾乎不清洗水瓶,而這些水瓶當中就充滿了肉眼看不到的細菌。...

吃菜吃到蟲!肚子腫脹竟是「1飲食習慣」惹的禍:醫建議一次看

一位69歲婦人近來飽受肚子脹、體重逐漸減輕所擾,在家人催促下前往醫院就醫。醫師透過大腸鏡檢查,竟在婦人的大腸內發現兩條活生生的蛔蟲,長約20公分,進一步詢問得知,婦人家中養豬,平時以豬糞製作有機堆肥種菜,且婦人偏愛生食蔬菜,研判是這些因素讓蛔蟲卵有機可乘進入體內。...

定期追蹤甲狀腺結節,卻因「做錯1件事」確診甲狀腺癌!內分泌醫解答

「甲狀腺癌」已列入臺灣十大癌症,多數甲狀腺癌病人初期沒有不適感,多半是透過醫師觸診或健檢才發現。一名何先生三年前健康檢查發現,甲狀腺左側有約2.5公分結節,儘管沒有明顯不適感,仍定期到新陳代謝科門診追蹤,各項相關數值都在正常值內,期間做過兩次穿刺都判定良性,但結節卻仍逐漸長大到4公分大小,新陳代謝科醫師建議轉診外科手術。手術後證實罹患「微侵襲型甲狀腺濾泡癌」!...

口香糖竟能護腦、助排便!醫提醒:這1種千萬別吃錯

許多人習慣靠咀嚼口香糖提神,或在緊急時刻用口香糖緩解口氣問題。近年來許多醫學論文也證實「嚼口香糖」有預防蛀牙、增加長者咬合力、避免失智等好處,大腸直腸外科陳威佑醫師分享,針對進行腸道手術後的患者,嚼口香糖還能帶來2項鮮為人知的幫助。...

吃太燙當心癌症找上門!醫揭吃下「這度數」食物=吃下致癌物

你是否曾在餐桌上聽過長輩們催促「趁熱吃,才好吃!」?不過,知名YouTuber「蒼藍鴿」(吳其穎醫師)表示,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,只要是溫度超過60°C的食物或飲品,若立即食用,可能會對人體的口腔與食道黏膜造成損傷,甚至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。蒼藍鴿將我們的口腔與食道比擬成生肉,當熱水澆在肉塊上時,肉質迅速被燙熟並損壞組織。同理,當高溫食物接觸口腔與食道後會對黏膜細胞造成破壞,這樣的傷害雖然在短期內不明顯,長期下來卻可能累積成為致癌的風險。...

新型腸病毒比你想的可怕!「伊科病毒」已致嬰兒2死1重症,症狀一次看

根據歷年監測資料顯示,國內腸病毒疫情每年約在3、4月開始逐漸上升,於5、6月達到高峰。但臺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呂俊毅醫師指出,目前國內還沒進入腸病毒流行期,但從去(2024)年年底到現在已經陸續出現一些腸病毒重症病例,病毒型別不是過去所熟悉易引起重症的腸病毒71型、D68型,而是另一種類型的腸病毒「伊科病毒」所造成的重症,提醒民眾應提高警覺多加注意。...

抗癌25年圓夢了!她舉辦「生前告別式」與家人溫暖說再見

彰基醫學中心社區健康促進組攜手彰化永福教會,為抗癌二十五年的彰化永福教會傳道李明瑛圓夢,舉辦「生前告別生命感恩惜別會」,是與家人團圓的「生前告別式」,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再見,讓愛沒有遺憾,並以實際經驗分享,啟發參與者面對「死亡」的新態度。...

這樣睡超傷身!「睡錯姿勢」當心傷脊椎、得青光眼

你有留意過自己夜晚都用什麼姿勢睡覺嗎?有些健康問題可能是因為挑錯了睡姿!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莊立邦醫師表示,仰睡、左右側睡、趴睡等常見的睡姿,分別與脊椎問題、胃食道逆流、睡眠呼吸中止症等多種健康問題有關,有的睡姿有助於改善相關症狀,有些則可能帶來風險,適用人群也大不相同。...

拉肚子變血便!41歲男大腸癌「擴散到肝臟」1手術擊退2大腫瘤

41歲的貨運司機張先生,平日工作忙碌,三餐不正常且常常以炸物等當作正餐,個性海派樂觀也常與同事一起喝酒,未能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。因常常拉肚子而到診所就醫,但症狀未改善反而開始便血,於是接受大腸鏡檢查,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且已擴散至肝。...

白天愛睏晚上睡不著?1原因害你慢性病風險飆升!醫授5招調整生理時鐘

在面對壓力時,腎上腺會自動分泌壓力荷爾蒙「皮質醇」(Cortisol),幫助人們應對挑戰。皮質醇有調節血糖和血壓、協助新陳代謝、抗發炎等功能,不過營養醫學劉博仁醫師指出,皮質醇的分泌具有一定的日夜節律,應該是早上高、晚上低,幫助人們在白天保持能量,晚上能夠放鬆休息。如果皮質醇節律被打亂,對精神、代謝、甚至睡眠品質都可能造成影響!...

靠生活習慣預防失智!地中海飲食護腦又養生,多做3件事延緩腦部老化

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,老年人口快速成長,預估2039年將達到總人口30%的重要里程碑。伴隨高齡化而來的失智症問題也日益嚴重,根據內政部2017年統計,65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約7.94%,且隨年齡增長而上升。面對這樣的人口結構變遷,如何透過日常飲食與營養補充來降低失智風險,成為每個家庭必須重視的健康課題。...

孫子救了阿嬤一命!帶孫日常1互動驚見癌細胞上身

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,每年超過上萬名女性被診斷出乳癌。一名56歲的陸姓婦人在與孫子玩耍時意外被撞到右胸,原以為只是普通撞傷,但因遲遲未癒而就醫檢查,意外發現是初期乳癌。...

不菸不酒不檳榔,8旬翁罹患口腔癌竟是因為戴假牙?

八十歲的張先生一向身體健康,不菸酒也不嚼檳榔,但日前發現左側鑲的假牙旁邊舌頭有個潰瘍,因為不痛所以沒特別在意。潰瘍幾個月未痊癒,在他院切片檢查未發現異狀,直到前往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,醫師發現潰瘍已達兩公分大,替他做了大範圍切除化驗,確定是鱗狀上皮細胞癌的舌癌。...

壁癌害你一直咳嗽!還會誘發氣喘、肺感染?醫:清除壁癌務必注意通風

台灣氣候潮濕,加上許多老舊房屋存在結構問題,經常面臨漏水困擾,導致牆面出現大片壁癌,不僅破壞房屋美觀,連帶帶來的粉塵、黴菌、細菌等更可能影響健康!臺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醫師就表示,壁癌主要會引起呼吸道問題,雖然不至於造成重大危害,但仍會帶來不適症狀;對於免疫力低下的族群,則有造成肺部感染的可能,請民眾還是要小心注意。...

晚上腳麻睡不好!「不寧腿症候群」像有毛毛蟲在爬?如何治療?醫授5招舒緩

50歲陳小姐近來晚上都睡不好,總覺得雙腳裡面麻麻癢癢的很不舒服,彷彿腿中有毛毛蟲在爬行一樣,有想要移動雙腿的衝動。白天上班時陳小姐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,到了晚上就寢時才出現不舒服,由於活動後症狀能夠減輕,她只好一整晚下床走路。臺中榮總傳統醫學部醫師陳明墾表示,陳小姐很可能就是不寧腿症候群的受害者。...

生命有限、尊嚴無價!全台灣9.3萬人接受預立醫療,為自己布局善終

台灣於2019年施行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,這是亞洲第一部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法律,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過程,與家人深度溝通,經由醫護人員給予專業意見,在家人及親友見證下,為自己完成預立醫療決定,讓自己決定怎麼進行人生最後的醫療處置;截至113年止,已超過9.3萬人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,並於健保卡完成預立醫療決定的意願註記。...

「石」在很困擾!泌尿道結石復發率高,醫揪5大原因提早預防

泌尿道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科疾病,特別是在40歲以上的男性中發生率較高。根據台灣本土化的資料,目前泌尿道結石的盛行率將近10%。腎臟結石可能不會產生嚴重的疼痛,但容易引起反覆的血尿。而輸尿管結石則通常伴隨劇烈疼痛,隨著結石的排出,疼痛的位置可能會逐漸下降。...

種菜能抗癌?6旬婦罹患「癌王」3年驚人結果曝光

世上有許多名人因胰臟癌病逝,如:蘋果電腦創辦人史蒂夫·賈伯斯(Steve Jobs)、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盧洽諾·帕華洛帝及資深藝人巴戈,胰臟癌有一別稱為「癌症之王」,發生人數幾乎等於死亡人數,是一種高度惡性的疾病,由於早期無症狀且檢查不易,因此絕大多數患者確診時已病入膏肓,存活期恐不到一年。...

使用不沾鍋=吃下毒?不沾鍋「4正確用法」避免吃下有毒物

金屬材質具有耐熱、耐摔、耐磨、導熱佳等特性,因此廣泛作為烹飪器具與食品盛裝之用途。然而,金屬材質加熱時,經常會與食品產生沾黏問題,因此有不沾塗層產品問世,也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「不沾鍋」。到底不沾鍋的原理是什麼?如何正確使用?...

40歲工程師,心血管年齡竟是75歲!4招遠離三高避免「心太老」

一位40歲的男性工程師,六年來血壓逐年攀升、膽固醇偏高,驚覺身體恐出問題而求診,經心力危險預估,該工程師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竟翻了近六倍,比一個75歲且無慢性病的男性更高,經適合的藥物控制,血壓及血脂穩定下來,也大幅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