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吃了傷身、傷腦!健康的毒藥「超加工食品」少吃為妙

注意食物成分標示,選擇內含添加物越少越好。 圖/freepik
注意食物成分標示,選擇內含添加物越少越好。 圖/freepik

現代人習慣用美食犒賞自己,但吃進去的是美食、還是毒藥?國外醫學期刊指出,市面上有許多看似健康的「超加工食品 」,除了造成肥胖、心血管等疾病外,甚至會降低認知力,引發痴呆症的風險!營養師教你避開看似健康的「超加工食品」。

什麼是超加工食品?營養師教你看

營養師程涵宇解釋,多數食物得經過基本保存或殺菌技術,才能變成可安全食用的狀態,除非直接從樹上摘蘋果或喝奶牛的牛奶,否則部分的食品都是需要經過加工。

國際使用最廣泛的飲食分類系統,是由巴西聖保羅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的「 NOVA」食品分類系統,將食品和飲料依照加工性質、程度的不同分為4個組別。

第1組「最低限度加工和未加工的食品」:如經過烘烤、煮沸或巴氏殺菌延長保質期的蔬菜、水果、穀物、豆類和堅果。

第2組「經過加工的烹飪原料」:從第 1 組食物或自然中獲得的加工烹飪原料,包括橄欖油、楓糖漿和鹽等食物。

第3組「加工食品」:通常是第 1 組食品加上第2組食品,為了延長第1組的食品期限,例子如新鮮麵包、糖漬水果和添加油脂的魚罐頭、加了鹽的脆瓜、筍絲罐頭等蔬菜罐頭。

第4組「超加工食品」:這類真食物成分很少,通常含有高糖、精製穀物、脂肪、防腐劑 和鹽,或是使用添加劑來模仿「真實」食物品質。

加工食品vs超加工食品 該如何辨別?

最簡單辨別的方式是查看產品成分標示,除了鹽、糖、油和脂肪之外,若含有過多非自然界的調料,或是家中不會出現的配方,比如人工色素 調味劑 、增稠劑和防腐劑、甜味劑、氫化或酯交換油、膨脹劑、發泡劑 等,十分有可能是超加工食品。

含有人工色素、調味劑、增稠劑和防腐劑、甜味劑、氫化或酯交換油、膨脹劑、發泡劑等,...
含有人工色素、調味劑、增稠劑和防腐劑、甜味劑、氫化或酯交換油、膨脹劑、發泡劑等,都可能是超加工食品。 圖/freepik

超加工食品可能的代表食物(請看產品標示最準確)

1.含糖飲料,例如碳酸軟飲料、含糖咖啡飲料、風味果汁飲料

2.甜味或鹹味包裝零食,如薯條和餅乾

3.烘焙混合物,例如餡料、蛋糕、巧克力蛋糕和餅乾混合物

4.重組肉製品,如熱狗和魚條

5.披薩和含有多種添加物的冷凍調理食品

6.色彩繽紛有過度香氣的糖果

7.包裝好的麵包

8.能量和蛋白質棒和奶昔

9.用於減肥的代餐奶昔和粉末

10.盒裝麵食產品

11.冰淇淋和可可混合物

12.人造奶油和其他超加工塗抹醬,如甜奶油奶酪

超加工食品好保存、價格便宜、風味佳、取得又方便,程涵宇表示,根據歐美國家研究指出,每人每日平均攝入總能量約有25%~50%是超加工食品,但食用越多超加工食品、營養質量越差,造成肥胖、血管疾病增加、腦損傷、癌症等影響。

糖果外衣的毒藥 看似健康的陷阱

市售的風味果汁、水果罐頭、色彩繽紛的穀片、微波食物大多都是超加工食品,程涵宇說,這些會給人食用後很健康錯覺的產品,其實添加過多的糖分、色素及香料,若真的希望降低食用到超加工食品,建議減少外食,選擇新鮮的蔬菜水果在家做飯,烹煮過程盡量低油、低糖、少鈉少添加物。

若免不了外食,她也分享,減少吃速食或使用調理包的餐廳,注意食物成分標示,選擇內含添加物越少越好,並用餐時將蔬菜填滿一半的盤子,並選擇烤培、水煮、少油的食物會更健康。
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
更多新聞報導

加工食品 人工色素 調味劑 發泡劑 防腐劑

影音/自製清淡烤肉醬!中秋烤肉準備-營養師4個提醒

9月1日最新/住院&陪病規定:可使用家用快篩取代PCR

延伸閱讀

影音/自製清淡烤肉醬!中秋烤肉準備-營養師4個提醒

真假愛玉分不清?營養師授4招:把愛玉放進「微波爐」!

中秋月餅「3招吃不胖」!鳳梨酥、冰皮月餅...5款常見月餅熱量一次看

吃月餅擔心熱量、糖份?營養師分享「自製冰心月餅」每顆熱量不到150卡!

相關文章

早餐店必點都中標!蛋餅、三明治全是「高碳水陷阱」…營養師教你聰明搭配

過年圍爐怎麼吃不發胖?營養師揭「熱量炸彈」健康吃法大公開

別讓細菌在你肚子裡過年!年菜必學「分裝保存」技巧避免食物中毒

不一定要戒碳水!6招教你不忌口也能穩血糖

過年養生這樣吃!中醫師教你用10種中藥材入菜,補氣養肝過好年

冰箱還有去年的粽子、湯圓?食物過期了還能吃?營養師揭4關鍵判斷

熱門文章

20年不上班,資產竟然變多?他靠「買後不理」提早退休:還賺到健康

喝到毒開水!保溫瓶怎麼洗?「這材質」保溫瓶洗錯易釋放毒性

養生村住不下去!退休教授夫婦試住一個月竟逃回家…高齡友善宅怎麼找?

全台最平價 VS 最高價「養生村」比一比!最低1萬起入住,條件公開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