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為何長輩常用酸言酸語表達關心?心理師:缺乏情感教育

諮商師靳秀麗說,許多長者不知怎麼表達,容易在與子女或孫輩的關係中感受挫折。
 圖/蘇健忠攝影
諮商師靳秀麗說,許多長者不知怎麼表達,容易在與子女或孫輩的關係中感受挫折。 圖/蘇健忠攝影

超高齡化社會加劇高齡憂鬱世代,面對後半人生的焦慮以及看不見人生的典範,讓長者在晚年遇上各種情感挫折,心理健康問題更需要被重視,而戰後嬰兒潮世代,又是情感教育最不足的一代,難以訴說自身的情感與痛楚,與人之間的對談常用反話描述,面對自己的第三人生,近期有愈來愈多的長者嘗試透過諮商找到方向。

開口成「酸」、嘲諷貶低?小心把關係拉得更遠

「你不是應該要早點起來嗎?」、「這麼晚回家是把家裡當旅館?」、「吃這麼少要當神仙嗎?」、「你不是應該要幫我做點事嗎?」許多人關心晚輩,說的話卻不中聽,用嘲諷、酸、貶低等語氣表達,小心「台式關心」讓關係更難連結,甚至破碎。

教育部於十多年前將情感教育納入大學必修課程中,近年社會對「情感」意識抬頭,從察覺到理解並接納,試著在關係間畫出界線,避免情緒被勒索,保有自我。但過去台灣情感教育幾乎為「零」,諮商心理師靳秀麗說,許多長者「不知道該怎麼好好表達」,於是容易在與子女或孫輩的關係中,感受挫折。

許多剛從職場退休的長者,長期以來沒有與家人特別建立關係,退休後期待含飴弄孫,一開口卻讓晚輩覺得每一句都是不耐煩、討厭、否定,把關係拉得更遠。

「你不是應該要早點起來嗎?」這句話的背後可能是希望孩子作息正常,不要日夜顛倒影響健康;「這麼晚回家是把家裡當旅館嗎?」則擔心孩子晚歸遇到危險。話語的背後可能都藏有關心,但關心如果都用酸言酸語包裝,除非兒孫有著強健的心理素質,否則沒有人能接受。

靳秀麗說,長輩大多不懂得經營關係,也讓關係愈經營愈挫折,兒女關係表面緊密,實際疏離。無論準退休族或已退休族群,若期待擺脫憂鬱,擁有幸福感,情感課程必須要好好重新學習,放下傳統的框架包袱,好好表達自己,才有機會找到幸福感。
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
【橘世代課程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》https://bit.ly/44stv2z

更多新聞報導

親子溝通 親子關係 說話技巧 家庭關係 老年憂鬱

病痛纏身兒又啃老…八旬嬤苦了一輩子不想活!靠諮商重拾心理健康

為家庭中斷職涯、二度就業又受阻…中年女性如何「將挫折轉為助力」?

延伸閱讀

96歲的日本搞怪攝影師!假裝被丟棄、被車輾,西本喜美子奶奶靠攝影豐富第三人生

不依賴活更好 「無毒教母」譚敦慈的獨居生活指南

英文教父賴世雄76歲:學外語活化大腦 動機結合環境更上手

逛賣場也能找到好股票!華倫老師的生活選股術

相關文章

環保葬成新趨勢!大S「樹葬」回歸自然 北市殯葬處推「海葬」節省土地資源

環保葬會影響子孫嗎?大S將採樹葬,民俗專家建議3樹種:守護家人做功德

生命無常!單身如何規劃善終旅程?5方法平靜面對人生謝幕

獨居翁家裡傳出陣陣異味…社會勞動人伸援手,推動社區善的循環

原本能言善道的婆婆,失智後誰也認不得!1句話讓兒子媳婦聽了好心酸

大S曾透露想要環保葬!小S證實:讓姊姊以樹葬回歸大自然

熱門文章

住院請看護「5醫院」免費!2025「住院整合照護服務」申請方式、價格 懶人包一次看

「10年來冷最久冬天」隱藏吃電怪獸,耗電不輸冰箱!台電教6招省錢

新北市民專屬!最低6千入住新房,2025社會住宅申請條件公開

提早預防流感,降低9成傳播率!醫授辦公室防流感必備10招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