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安慰卻怕變傷害...如何陪伴喪親者?蘇絢慧:別急著填滿對方的悲傷

「我的親人因為喪偶 而失落了好一陣子,我要怎麼幫他度過悲傷?」悲傷是愛的延伸;但走過悲傷,沒有時間表,沒有一定的方式。諮商心理師蘇絢慧,在親身走過悲傷療癒過程,整理出經驗與心得,透過溫暖力量的文字,帶給悲傷者最柔軟的提醒:唯有自己「好好的活著」,才能給逝者一個最好的存在意義。《於是,我可以好好說再見》精彩試閱:

圖/freepik

圖/freepik

當親友失去了一位重要的人,要怎麼安慰他們?安慰這個字的英文是「comfort」,動詞可解釋作安慰、使舒適、鼓舞與放鬆。若是以形容詞「comfortable」來說,有舒適的、舒服的、愉快的意思。

這真是一個很美妙的字,它將苦難中人與人互動的心靈感覺表達了出來。若是你的痛苦悲傷心靈,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到舒適、感受到鼓舞而得到暫且的放鬆,正是因為你得到了安慰。

為什麼一開始便提到這個字的意涵?那是因為現代人安慰他人的能力愈來愈薄弱。本是出於好意的安慰,在不經意中,可能演變成一種傷害、壓迫的困境。人們在傳遞安慰或是接收安慰的歷程中,並未感受到心靈的靠近,反而感受到束縛與沉悶的氣氛,讓人想快點結束悲苦憂傷的談話過程。

面對死亡,更是讓人不知從何安慰起。死亡事件往往伴隨驚駭、恐慌與痛苦的情緒。若要安慰一位失去摯愛的人,安慰者不可能不感同身受,也不可能不觸碰過程中的傷痛與哀戚。

一個家庭失去一位家人,將面臨崩裂與重組。相同的,一個人失去一個重要他人,生活也會面臨崩裂與重組。這是正常的過程,但並不是容易的過程,它包含了有形與無形的重建,從家庭功能的重建、家庭生活次序的重建,到心靈能再感受平靜與安然的重建;不需再擔心死亡的威脅,也不需迴避想念死去的親人。

當死亡事件變成一種生命歷練,幫助我們去經驗與理解人生,那它的傷害也就結束了。

身為喪親者的親友,我們所傳遞的安慰是重要的。死亡雖是不可抗拒的破壞,但溫暖與支持的安慰,會為喪親者的生活持續注入力量,有了重建生命的勇氣。

同理心 是安慰的根本

安慰,是為了使人減輕痛苦而非增加痛苦,所以需要一些心理預備與技巧。然而,最重要的莫過於心(認知意念),這會反映在態度上;態度則會影響行為,行為將影響安慰的效果。

安慰喪親者合宜的態度,就是我們常聽到的「同理心」。也就是感其所感、知其所感。《聖經》上有句很美的話:「與哀哭的人同哀哭。」就闡釋了此一內涵。要與哀哭的人同哀哭,看起來似乎簡單,但真的能在安慰的當下表達出來,卻是相當困難的。

而最大的困難是,我們無法與悲傷的人「同在」;同在一種情境中,同在一種感受裡,同在承擔一份壓力。

因為人往往懼怕沉重的心理壓力,又恐懼會被沉重且痛苦的情緒淹沒,再加上將「悲傷」、「消極」和「怨天尤人」劃上等號,我們總以為安慰便是立即消除喪親者悲傷的念頭與感覺。我們會試著要他們別再多想、不要難過、要往前看、別再回顧來作為調適的方法;許多時候,也會勸喪親者趕緊忘記死去的重要之人,趕快面對現實,過新的生活。

這些安慰好似有理,卻不一定是喪親者的心理需求,因為喪親者的情感面並未獲得適當的紓解,也未獲得足夠的時間來悼念所逝去的,更別說是重整了。而那些勸慰,與其說是安慰,不如說是要求與期待,以及一些強迫性的指導。

在工作中,我所服務的對象有許多是喪親者。他們告訴我,喪失親人的痛與來不及處理的遺憾與悲傷(unfinished business),常無人可訴說。別人似乎無法理解那種椎心之痛,只能在夜半時、獨處時,暗自落淚與思念。

悲傷治療大師沃爾頓在他的學說裡強調「沒有人能杜絕悲傷,除非他沒有愛」,這是喪親者需要經過的悲傷調適歷程。外人往往很難體察這種「失去」對喪親者產生的生活變化是何其大,但對喪親者來說,即便是吃頓晚餐,看見今後餐桌旁原先有人坐的位置都將空缺著,心裡的失落感與沉痛恐怕是不易對他人提起的個別性感受與經驗。

好的安慰者要能洞悉這一切:能敏感體會喪親者的情緒反應,又能看出喪親者正走在哪一段歷程,有著什麼樣的需求。安慰者不僅要能理解喪親者的需要,更要給予慈愛與寬容,以開放的心聆聽喪親者的心思意念,不以個人的過去經歷或價值觀點分析與判斷,或以自認為好的調適方法要喪親者接受。

例如,對喪失子女的,有些人會安慰:「孩子再生就有,快快生一個吧!」或者失去伴侶的,有的人會急著介紹新的對象,希望空缺的位置有人填滿。或是喪親者悲傷歷程尚未完成,暫時無法面對社交生活,親友卻積極安排旅遊或社交活動,強烈要求喪親者走出來。

這些方法並非幫助喪親者重新定位和死者的關係型態,也非從自身內在找尋力量,超越這個苦難,好進一步在破裂中獲得身心靈的和諧,反而只是不斷借重外界物質或刺激,暫時轉移或替代真實的悲傷感受。

失喪親人雖是人類共有的經驗,但這經驗中的內涵與感受卻是獨特的,難以推論,所以安慰喪親者絕無定律與規則。想要安慰或陪伴 喪親者的有心人士,可以從接納與寬容做起,像是對喪親者表達感同身受:

「你失去了一位重要的親人,心裡被撕裂的感覺真的很痛。」

「這一切太意外了,讓人無法置信,讓人身心都亂了。」

也可給予無條件的接納:

「哭吧!這種痛需要眼淚來撫慰。」

「你可以生氣,因這一切太混亂,讓人失去了控制力,讓人好慌張、好急切。」

這些言語道出了喪親者存在卻無法啟齒的感受(因有些不合乎社會文化價值和禮儀),會讓他們感覺被理解。而你的無條件接納與從容陪伴,也將使他們安心與放心。

能安心的讓人陪伴,能放心的吐露心情,能不擔心遭遇異樣眼光與言論,這便是最美的安慰,也是最舒適與最放鬆的安慰,我想,這一刻,便是心與心最近的距離了。

清楚瞭解自己的限度與心理狀態

當然,有些時候,我們的確沒有準備好,心理沒有足夠的空間,內在也沒有足夠的能量來承接悲慟情緒。因此,我也常一而再、再而三的提醒每個人都需要覺察自己的限度,與能做到的部分。

如果心裡一股腦兒要自己做到完美、做到完全,卻絲毫不關切自己的承受度與各方面限度,便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了負向互動歷程,覺得自己做得好多、陪伴了好久,怎麼對方的狀況還是一直反覆,還是常常難過或者無力。

當我們給予對方關懷時,要能明白,悲傷療癒過程並不容易,也不是可預料多長的時間可以完成。除了需要耐心,也需要一些溫柔。

如果說陪伴者所能做的是什麼,便是「在陪伴中,讓悲傷歷程中的人依照自己需要,回顧過往與逝者的生活點滴,可以完整敘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(承認與接納)」

在敘說中,反覆經驗與釋放悲傷的痛苦感受,並學習適應一個逝者已不在的新環境(內在心靈與外在環境),然後在漸漸調整到一個平穩心靈後,重新找尋情感投注的新對象,同時再次連結與逝者的新關係狀態。

這樣的陪伴一定不是幾分鐘、幾小時,或幾天就可以達成的。陪伴者需要放掉掌握與期待,讓自己可以以心相會,並藉著陪伴的過程,一同學習歷經這不容易的生命課題;在一同學習的前提下,有所獲得的,有所成長的,絕對不會只是喪親者而已。

《於是,我可以好好說再見》。 圖/寶瓶文化

《於是,我可以好好說再見》。 圖/寶瓶文化

本文摘自《於是,我可以好好說再見:悲傷療癒心靈地圖》,2023/03/28 寶瓶文化出版

延伸閱讀

「行人地獄」走斑馬線也危險? 交通冷知識:行人最大擁有「絕對通行權」

【橘煩惱】好失落…母親節快到 ,盼孩子返鄉回家,他們卻說「太忙了…下次吧」

「淡菜」營養不輸深海魚!營養師激推:預防貧血、增肌減脂還能降膽固醇

得憂鬱症是因為「不知足」?不要再這樣認為!大腦、身體是真的生病了
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FB留言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