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肺炎死亡率高達25%!1關鍵原因曝光,6大症狀早發現能救命

肺炎就像重感冒,不必太在意?其實肺炎相當可怕!耳鼻喉科醫師曾家承在粉專《書米蟲的啃食日記》警告:肺炎絕非輕症,對慢性病長者死亡率竟達25%! 示意圖/Shutterstock
肺炎就像重感冒,不必太在意?其實肺炎相當可怕!耳鼻喉科醫師曾家承在粉專《書米蟲的啃食日記》警告:肺炎絕非輕症,對慢性病長者死亡率竟達25%! 示意圖/Shutterstock

編按:「肺炎 只是重感冒?」別小看致命風險!耳鼻喉科醫師曾家承在粉專《書米蟲的啃食日記》警告:肺炎絕非輕症,對慢性病 長者死亡率竟達25%!美國每年因肺炎急診破百萬、住院數十萬,更奪走逾4萬性命。

肺炎在慢性病長者的死亡率高達1/4!

摘要

Q:肺炎可怕嗎?

A:

1.在美國,每年因肺炎導致高達140萬次急診就診、74萬次住院及4.1萬人死亡。

2.住院後死亡率

<60歲:2.8%

有多重疾病的60歲↑:26.8%!

Q:肺炎的危險因子是?

A:

1.年紀≥65歲

2.抽煙

3.慢性肺病(如氣喘或COPD)

4.其他慢性病(HIV、糖尿病 癌症 、飲酒過度)

Q:常見的症狀是?

A:

1.發燒畏寒

2.咳嗽±痰液

3.喘

4.胸痛

5.意識混亂

6.疲累

編輯推薦》以為只是輕症,卻在2天內突倒下…重症醫談嚴重肺炎「快樂缺氧」的可怕:https://reurl.cc/XZOq90

Q:如何診斷?

A:

1.胸腔X光(±胸腔CT)

2.流行期測試流感和COVID-19

3.±痰液或血液培養

Q:如何治療?

A:

1.門診病人:三天的口服抗生素

2.住院病人:至少三天靜脈注射抗生素±類固醇

3.嚴重者入加護病房觀察呼吸衰竭時需插管。

Q:如何預防?

A:

1.接種疫苗

大眾:流感及新冠肺炎疫苗;

高風險者:肺炎鏈球菌疫苗及RSV疫苗

2.每日刷牙並定期牙齒檢查

3.避免抽煙及飲酒過量

4.吞嚥障礙者:坐正並小口飲食。

個人評論:

1.肺炎其實相當可怕,即使目前有了抗生素,肺炎的死亡率仍有2.8%;有慢性病的長者死亡率甚至高達1/4!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三位。個人認為在基層診所服務的重要價值之一,就是能找出藏在眾多普通感冒中需後送的肺炎病患。

2.肺炎常見的症狀:發燒、喘、胸痛、濃痰,如果感冒出現以上症狀,最好還是給醫師評估一下。

3.此文章令我驚訝的是,肺炎抗生素治療只需三天!(已直接寫入文章內容),輕微的肺炎在附近診所即可處理。這和之前感染科醫學會的建議相符:適度的縮短抗生素療程是未來的趨勢。

4.肺炎這麼可怕,要如何預防?尤其是高風險死亡率達1/4的長輩?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提醒大家每年接種流感、新冠疫苗,老人家記得多接種肺炎鏈球菌及RSV疫苗;不少肺炎的病源體都是從口而入,所以每天刷牙保持口腔清潔、避免嗆到,也有助於預防肺炎。

參考文獻

Dao TH, Jackson CD. What Is Community-Acquired Pneumonia? JAMA. 2025 Feb 4;333(5):442.

圖/書米蟲的啃食日記
圖/書米蟲的啃食日記

圖/書米蟲的啃食日記
圖/書米蟲的啃食日記

本文轉載自《書米蟲的啃食日記FB粉絲團》,原文為:肺炎可怕嗎?該如何預防?

🍊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,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
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立即了解》請點我
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領取折扣》請點我

更多新聞報導

肺炎 慢性病 疫苗 糖尿病 癌症

媽媽堅持「都是為你好」4句惡毒話語讓女兒心碎:為何不能好好祝福我?

熬夜=燃燒壽命!醫揭8種身體後果:別等生重病才後悔

延伸閱讀

一個人的火車慢活之旅!不滑手機照樣精彩,讓內心焦慮澈底躺平

從復健到重生!歷經疼痛到穩步前行,「5方法」幫患者找回信心

孫子救了阿嬤一命!帶孫日常1互動驚見癌細胞上身

「你拿離職單了嗎?」成醫護同仁暗號!急診醫護人力危機,比壅塞更可怕

相關文章

你中了嗎?私密處感染的5大地雷,女性一定要避開!

每天3杯綠茶防癌、遠離失智!希臘長壽島居民也愛喝

少做這些事=壽命減9年!保護心臟健康缺一不可

腳痠腳麻走路難受,竟是動脈阻塞!醫示警:再晚一步就要截肢

髮際線後退能逆轉嗎?「3大生髮偏方」哪個最有效?中醫師解答

常吃「1健康食品」肺癌風險、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大增?醫揭真正原因

熱門文章

常吃「1健康食品」肺癌風險、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大增?醫揭真正原因

「吃進洗碗精」恐引發9疾病!8種洗碗法:徹底清除泡泡殘留

退休想住養生村?2025全台17大養生村費用、房型比較一次看(含表格)

腳痠腳麻走路難受,竟是動脈阻塞!醫示警:再晚一步就要截肢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