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泡完溫泉紅腫、疼痛?一不注意恐發生蜂窩性組織炎!

天氣一冷,許多民眾選擇到泡腳池用溫泉泡腳,享受全身暖呼呼的樂趣。 圖/本報資料照片
天氣一冷,許多民眾選擇到泡腳池用溫泉泡腳,享受全身暖呼呼的樂趣。 圖/本報資料照片

俗話說「腳暖了,人就暖了」,明天寒流來襲,許多民眾可能到戶外溫泉泡腳池泡腳,或前往泡湯,讓身體暖呼呼。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說,腳是人的第二顆心臟,如果腳的血液循環增加,確實可以讓人感覺暖和,這也是為何民眾冬天要泡腳的原因,不過泡腳、泡湯時需注意四大重點。

第一、水溫不宜太高,泡腳水溫應介於攝氏40至42度,而泡湯水溫應比泡腳水溫略低,攝氏39、40度即可。

第二、時間不宜過長,每次時間約10至15分鐘,避免引起身體不適。

第三、泡完擦乾應塗抹乳液,以防皮膚乾燥、搔癢,如果搔癢用力搔抓,恐引發細菌感染、發炎,嚴重時還可能出現蜂窩性組織炎、敗血症。

第四、糖尿病、香港腳、免疫功能不佳等患者,不建議到戶外泡腳池泡腳,因戶外泡腳池水質可能不是很乾淨,有可能引起病情惡化,而有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則不建議泡溫泉。

趙昭明日前收治一名40多歲男子,日前因左腳背出現紅腫、疼痛症狀,且紅腫痕跡朝腳踝方向想上延伸,趙昭明問診發現,男子有香港腳病史,最近到戶外溫泉泡腳池泡腳,沒想到泡腳後,可能因水溫太高、時間又長,引起腳趾、腳趾縫搔癢而用力搔抓。

檢查發現,男子的左腳第二趾的指甲縫隙出現細菌感染情形,研判是用力搔抓造成傷口,進而被細菌感染所致,且疑似已有蜂窩性組織炎,立即給予抗生素藥物治療。

趙昭明說,低溫來襲,一定要注意身體保暖,許多民眾泡腳、泡溫泉,過程中應隨時注意身體變化,如果感覺到任何不舒服就要停止,如泡湯時感到頭昏、心悸等,民眾平時在家也可以把水盆接滿熱水泡腳,或是穿襪子保暖,也是很好的方法。
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
更多新聞報導

太久沒運動容易卡卡不順?先從家裡練深蹲、夾枕頭培養好肌力!

不逃跑的陪伴/楊月娥:當女兒要申請重大傷病卡時,我站在櫃台止不住淚水…

延伸閱讀

吃飽馬上泡溫泉?一泡就30分鐘?安心泡湯一定要知道的「六件事」!

泡溫泉會讓皮膚變好?少做「一件事」小心皮膚愈泡愈爛!

體溫降1度免疫力減5倍!「生薑、蔥白」足浴效果好

三食材、兩穴道「潤燥」溫補,降血壓、提升免疫力!

相關文章

頭痛、耳鳴竟是「耳朵關節炎」害的!醫揭4大症狀:當心影響聽力

你喝的水是「腎臟殺手」?10大傷腎習慣:千萬不要做

上班族注意!開車、久坐是腰痛元凶,用靠墊緩解疼痛有效嗎?

爸媽注意!新生兒腸病毒「致命率飆高」已奪走5條命,醫揭:「這5習慣」要小心

台灣5萬人死於癌症!癌王排行出爐:「這2癌」不減反增要小心

記性變差有救了!每天5分鐘輕按「這一處」排毒健腦:80歲以上也有效

熱門文章

50歲搬進退休宅,10年後退休金全賠光?房仲不敢告訴你的3件事

記性變差有救了!每天5分鐘輕按「這一處」排毒健腦:80歲以上也有效

你吃的不是高麗菜,是蟲卵!「這層」一定要洗:洗掉90%以上殘留物

偏心母「財產傳男不傳女」,女兒顧病母卻分不到?律師揭繼承真相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