愈喝愈多、愈喝愈無力?小心你已陷入酒精「惡性循環」

研究顯示,喝酒的風險遠超過「可能的好處」。 示意圖/路透

研究顯示,喝酒的風險遠超過「可能的好處」。 示意圖/路透

最新本土研究發現,相較於不喝酒,成年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,罹癌風險是1.2倍;45歲以上男性每周至少喝一次酒,得到精神與神經障礙疾病的風險是15.81倍。癌症 專家分析,酒精 可能引起慢性肝炎、提高肝癌風險;酒精與其他不良生活習慣共同作用,也會讓癌症和慢性病風險上升。精神科醫師提醒,酒精會抑制大腦神經功能,讓人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差,讓人陷入愈喝愈無力、愈喝愈多的惡性循環。

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表示,較無B肝、C肝問題的歐美國家,酒精是導致肝癌的首要原因,因為酒精是經由肝臟代謝,可能引起非病毒性的慢性肝炎,長期導致肝癌。生活壓力大的勞工階層,喝酒之外可能也會抽菸,飲食也受限於一些較不健康的選項,例如高脂肪、高熱量等,這些因素綜合起來,都會提高罹癌率。

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,飲酒 只是生活中一環,理論上還要加上一些其他因素,才會導致罹癌的結果,例如生活習慣、飲食習慣、環境中的毒物如黃麴毒素、發霉的食物等。雖然不同生活習慣對於罹癌的貢獻,有待更多研究詳細探討,目前這篇研究仍發揮很重要的警惕作用,讓社會大眾知道喝酒一定要酌量。

「慣性喝酒是其他問題的結果。」馬偕醫院精神醫學 部主任方俊凱表示,自古以來,當人類面對到難以解決、不知該如何面對的問題,就可能用喝酒這個行為來因應,最常見的就是因為憂慮、焦慮、失眠 。當酒精作用在大腦,會抑制神經功能,導致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差,此時人就會落入惡性循換,愈喝愈無力、愈喝愈多,久了就有精神或神經障礙疾病。

方俊凱表示,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,就是要找到其他解決問題的辦法,這就要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。一開始可以先透過一些藥物緩解他的情緒或睡眠問題,幫助他恢復可以面對問題的行為能力。接下來就要透過適當的諮商、心理治療,幫助他去找方法面對、解決問題。

.完全可歸因酒精疾病:
酒精引起之精神與行為障礙疾病
酒精性神經病變
酒精性心肌病變
酒精引起之消化道疾病
胎兒受酒精影響症候群

.部分可歸因於酒精的疾病:
癌症
第二型糖尿病
憂鬱症
阿茲海默症
癲癇
心腦血管疾病

資料來源:台灣公共衛生雜誌、整理:記者邱宜君

※ 提醒您: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

延伸閱讀

2023年菜怎麼買?宅配預購整理,方便、輕鬆過好年!

尾牙暢飲防醉秘招!4大解酒迷思公開「解酒藥」恐傷肝

「只喝一點點...」跟酒量沒關係!心臟名醫籲四種人勿碰酒

天冷來一杯?冬天暖喝靠喝酒,一不注意反而容易失溫猝死!
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FB留言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