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以為是胃痛結果是膽結石!如何自行判斷?從4點區分

胃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,若吃胃藥後仍無法改善,便要注意是否可能為膽結石痛。 圖/聯安預防醫學機構
胃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,若吃胃藥後仍無法改善,便要注意是否可能為膽結石痛。 圖/聯安預防醫學機構

胃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,若吃胃藥後仍無法改善,便要注意是否可能為膽結石 痛。膽結石不適感與胃痛相似,所以時常被搞混甚至延誤就醫。兩者該怎麼區別,除了從發作時間點、疼痛位置分辨外,也可藉由超音波清楚做出判斷。

四大要點 區分膽結石vs胃痛

胃及膽囊位置相近,我常遇到民眾常把膽結石疼痛誤認成胃痛,到底兩者該怎麼區分?我建議可從四大部分來做區別:

1. 疼痛時間點:

胃痛多數是發生在飯前;膽結石通常發生在飯後、或是晚上睡覺時。

2. 疼痛位置:

胃痛主要是在腹部的中間偏左邊;而典型的膽結石疼痛是發生在右上腹,有時痛感也會放射延伸到右邊肩膀。

3. 疼痛的頻率:

胃痛往往是週期性發作,腹部有悶悶的燒灼感;膽結石則是間斷性鈍痛。

4. 藥物是否有幫助:

九成胃痛服用胃藥後均能改善,但若是膽結石問題,則吃胃藥也無法改善疼痛。

若膽結石剛好堵到膽管時,可能有較嚴重的身體反應,像是黃疸、噁心、嘔吐、發燒,加上膽汁無法分泌及消化腸胃道食物,因此大便會變成灰白色,尿液也會呈現茶色狀態,若症狀持續則需立即就醫。

這時就需要影像學檢查協助做進一步的鑑別診斷,而臨床上有效的檢查工具很多,像是「腹部超音波」的準確度可高達 90 %,沒有放射線也非侵入性。腹部 X 光雖然也能診斷,但膽結石若鈣質不足較不容易顯影,準確率僅有15-20%。其次,還有高階影像醫學檢測-核磁共振(CT)、電腦斷層(MRI)或是侵入性的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(ERCP)也可做為診斷利器,只是費用相對較高。

女性較男性更易罹患膽結石

國人的膽結石盛行率不低,成年人約有 10% ,年紀較大長者則有 30-40 %,且並非所有患有膽結石者都有症狀,約有7成的人不會發作,終其一生不知道自己有膽結石,2成偶爾會感到疼痛、不舒服,剩下 1 成較為嚴重需開刀治療,但也有極少數會因為膽結石的慢性刺激造成膽囊癌。

我們觀察在臨床上,女性發生率膽結石機率高出男性 2-3 倍,推測與荷爾蒙有關,加上隨著年齡增長,膽固醇也隨之升高,當膽汁濃度過高,含有過多的膽固醇、膽紅素容易形成沙粒,就會慢慢累積形成結石。每個患者的膽結石大小都不同、數量也不一樣,若非常嚴重便需要手術摘除膽囊。

飲食調整可減少膽結石發作機率。 圖/聯安預防醫學機構
飲食調整可減少膽結石發作機率。 圖/聯安預防醫學機構

飲食調整可減少膽結石發作機率

即便膽結石不一定會造成疼痛,我還是建議可藉由「飲食調整」減少發作機會。「膽囊」主要的功能是儲存膽汁消化油脂,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可盡量避免吃過飽以及過於油膩,並少吃精緻碳水化合物、甜食、高油脂炸物等,並多攝取膳食纖維像是蔬菜、水果、豆類、燕麥、全穀類等,尤其以下容易罹患膽結石的高風險族群,更需留意:

1. 膽結石家族史

2. 中高年齡婦女

3. 多產婦女

4. 肥胖者

5. 溶血性貧血患者

6. 肝硬化

7. 糖尿病

8. 酒精性肝病

9. 急速減重者

10. 飲食習慣不良:斷食者、嗜好高膽固醇食物

即便膽結石不一定會造成疼痛,建議可藉由「飲食調整」減少發作機會。 圖/聯安預防醫...
即便膽結石不一定會造成疼痛,建議可藉由「飲食調整」減少發作機會。 圖/聯安預防醫學機構

另外我也要提醒,坊間傳聞吃「化石草」可以溶解結石的傳聞並無可考,一般來說當膽結石形成後原則上是不可逆的,發作時大多都要將膽囊手術切除,日常生活中可透過飲食調整減少發作。另外,國內的內科療法和外科手術治療首屈一指,若出現相關症狀,醫師會根據病情給予適當的處方,請民眾務必尋求專業醫師協助,勿自行判斷以免拖延治療的黃金時機。

在此呼籲民眾,膽結石並不可怕,但大多數都沒有症狀。已有膽結石的民眾更需要定期追蹤,建議最好每年定期做一次腹部超音波追蹤檢查,一般民眾一年一次即可。若有莫名腹痛、胃痛時,加上吃胃藥後仍不見好轉時,有可能就要聯想到可能是膽結石在作怪,及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。

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 楊建華醫師。 圖/聯安預防醫學機構
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 楊建華醫師。 圖/聯安預防醫學機構

本文轉載自《聯安預防醫學機構》,原文為:經常胃痛可能有「膽結石」?! 醫師教您用疼痛位置、頻率區分

更多新聞報導

膽結石 腸胃不適

聯安預防醫學機構

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致力為國人做好健康資產管理,來自國內各大醫學中心專科醫師,秉持專業、人性、效率、完整四大服務理念,與國際同步提供最先進的預防醫學思維。橫跨五大健康產業「健康檢查+健康資產管理+整合醫學+保健食品+健康餐食」,率先提出1+364健康管理概念,利用1天健檢開始,其餘364天也帶大家一起「找健康」!

油豆腐簡單好吃的做法:油豆腐味噌煮!隔夜更美味

茄子盛產季!高營養、顧血管,但每次煮總是「黑嚕嚕」?記住2秘訣

延伸閱讀

日本疫情高峰旅遊40天仍平安!林氏璧分享「做到位」五大防疫原則

「明明意識清醒,卻不能動!」是鬼壓床還是睡眠癱瘓症?

「實支實付」保單怎麼挑? 業內人員揭3大細節 理賠關鍵在這!

相關文章

「濫用抗生素」危機四伏!研究預估:10年後全球平均壽命縮短1.8年

上班族、學生必看!「吃了變聰明」5種中藥材大公開

常做惡夢竟是健康警訊!研究:帕金森氏症風險恐增5倍

健檢報告「滿江紅」別放棄!49歲男狂瘦14公斤變健康就靠2件事

冬天特別睏、早上起不來?醫分享2妙招趕走瞌睡蟲

發現甲狀腺結節怎麼辦?會致癌嗎?快到這2科就醫檢查

熱門文章

大型垃圾、家具怎麼丟?一文搞懂!附全台清潔隊資訊懶人包

2024小雪節氣「3生肖」好運降臨!小雪習俗、開運重點一次看

健檢報告「滿江紅」別放棄!49歲男狂瘦14公斤變健康就靠2件事

每天走1萬步真健康?73歲翁照大腸鏡發現「4公分瘜肉」延誤恐致癌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