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什麼是大腸瘜肉?醫:只有1公分,放置不管也恐成癌症!

板橋新光健檢中心主打住宿型腸胃鏡健檢。
 圖/昕新智慧診所提供
板橋新光健檢中心主打住宿型腸胃鏡健檢。 圖/昕新智慧診所提供

大腸癌 及胃癌名列國內十大癌症,過去做大腸鏡 檢查許多人容易「被退貨」,原因是未確實喝大腸清腸劑,導致大腸殘留糞便過多無法精準判讀;也有不少人因藥劑難下嚥、喝到吐掛急診,產生陰影不敢再做大腸鏡,更有人因此造成原本一公分左右的腺瘤,過幾年竟惡化成腺癌,引發癌症。

男性長息肉比率 高於女性

昕新智慧診所院長、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朱光恩表示,大腸直腸癌於國內十大癌症死亡率排行居第三名,發生率則是第二名。以國際排名,台灣大腸癌發生率竟高居世界第一,每10萬人中45.1人得大腸癌。尤其50歲以上的民眾,終身罹患大腸直腸癌機率為7%。

昕新智慧診所成立半年,完成三千例無痛腸胃鏡檢查,昨發表統計資料,當中740人檢查出有大腸息肉,檢出率為24.6%,大腸癌檢出率為1.9%。檢出大腸癌最年輕患者僅25歲,且長有三顆息肉。

三千例健檢個案中,檢出28例癌症,其中大腸癌14例,當中有六例屬於原位癌(第〇期)。根據統計發現,大腸息肉有年輕化趨勢,小於50歲者有四分之一長有息肉,而男性發生息肉比率高於女性。

息肉只怕惡化 建議切除

朱光恩指出,大腸腺瘤性息肉起初可能是良性,但時間一久腺瘤恐變腺癌,只要及早發現,一律建議切除。但要做大腸鏡檢查前,受檢民眾須嚥下口感不佳的清腸劑,常發生忘記喝、吞不下或喝到吐掛急診,只要沒把腸清乾淨,檢查醫師仍無法看清楚,都會被「退貨」改天再檢查。

朱光恩指出,大腸鏡檢查對民眾來說很辛苦,需要克服不適感,但又相當重要,即使只有一公分的腺瘤,無論管狀腺瘤、毛狀腺瘤都要切除,否則放著不理它,過五年、十年就會演變成腺癌,就像一顆「定時炸彈」,惡化只是時間問題。

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詳細說明預防醫學健康檢查新趨勢。
 圖/陳正興 攝影
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詳細說明預防醫學健康檢查新趨勢。 圖/陳正興 攝影

50歲以上 免費大腸癌篩檢

國民健康署提供50歲至74歲民眾,每兩年一次免費大腸癌篩檢,若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,需進一步做大腸鏡追蹤。朱光恩建議,民眾符合四種情況需做大腸鏡檢查,包括50歲以上、有大腸癌家族史、出現血便等症狀及不明原因貧血,達到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
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,近日國內疫情再起,許多人因此不敢出門餐敘,並自我設限不敢行動。但現在台灣的疫情跟去年五月完全不同,去年台灣遭遇的是Alpha病毒,且國人沒有打疫苗;而現在多數國人已打了二至三劑疫苗,已經有防護力,且現在台灣遭遇的是Omicron病毒,到目前為止,感染的人中,99.76%是無症狀或輕症。

定期健檢 防疫也要防癌

洪子仁呼籲,民眾不要因為疫情而耽擱病情,防疫也要防癌,在後疫情時代的個人健檢策略,一般健檢項目可赴基層診所進行內視鏡、超音波等檢查,而電腦斷層掃描(CT)、正子斷層造影(PET)等需要重儀器的健康檢查 ,可前往醫學中心,進行健檢分流。

昕新智慧診所設立住宿型腸胃鏡健康檢查,搭配新型清腸藥,口感酸甜,凌晨四點提醒服用,可增加清腸潔淨率從88.4%提升到95.1%,有助正確診斷。

更多新聞報導

保健 許政榆 大腸鏡 大腸癌 健康檢查

輕症確診如何緩解不適?藥師公會:準備好6種常備藥

1分鐘學料理/降三高食譜 鱸魚精芙蓉蛋

延伸閱讀

不明原因噁心、想吐?醫師提醒可能是膽囊長「息肉」

一天喝4杯咖啡仍又睏又累?醫曝關鍵原因

你有「罹癌體質」嗎?中、西醫教你檢視!

相關文章

中醫師教你逆轉腎!6生活習慣改善慢性腎臟病

紅蘿蔔輸了!每天吃1零食護眼超有效還能預防癌症

睡好睡滿還是累?必學3招助好眠,專家加碼5方法揪出壓力源

台灣人太愛吃泡麵!醫點名「1吃法最危險」:肝腎負擔暴增

你中了嗎?私密處感染的5大地雷,女性一定要避開!

每天3杯綠茶防癌、遠離失智!希臘長壽島居民也愛喝

熱門文章

常吃「1健康食品」肺癌風險、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大增?醫揭真正原因

「吃進洗碗精」恐引發9疾病!8種洗碗法:徹底清除泡泡殘留

退休想住養生村?2025全台17大養生村費用、房型比較一次看(含表格)

腳痠腳麻走路難受,竟是動脈阻塞!醫示警:再晚一步就要截肢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