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「還在養兒防老?」 未來事實:子女苦哈哈

少子化趨勢下,王姵文說,身為父母,除了金錢以外應該就是要培養自己多元的興趣、保養好自己的身體。 圖/freepik
少子化趨勢下,王姵文說,身為父母,除了金錢以外應該就是要培養自己多元的興趣、保養好自己的身體。 圖/freepik

面對台灣社會低薪問題難解,因為生不起、養不起,出生率下降、少子化成趨勢,社會結構逐漸改變。許多家庭「一個孩子恰恰好」,未來獨生子女要一人供養父母兩人,只靠子女恐壓垮這些獨生子。學者認為,順應少子加上高齡化時代,養兒防老需重新定義進化至「養兒備老」,《橘世代》【理財攻略】整理專家重點,讓你避開成為「下流老人」的風險!

「養兒備老」新觀念 父母老後靠自己

面對少子化衝擊,傳統「養兒防老」觀念已落伍,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迺鋒表示,取而代之的是「教養」兒女、「預備」父母變老,可稱為「養兒備老」。他認為,少子化該重視的是「家庭功能逐漸喪失」,搶救家族治理意識,才能讓家庭永續傳承,扭轉外界對「家族治理」為有錢人專屬的誤解。因此,不單是父母要進行財務規劃,同時更要輔助子女。

他認為,「父母雲遊四海、子女過得苦哈哈,這種家庭概念並不健康」,少子化衝擊不可擋,財務規劃必須透過雙世代力量提升,他點出「養兒備老」概念。簡言之,不只要教養子女如何理財,父母更必須利用「安養信託」,一筆錢定存作為信託管理,年邁時每月都有生活費支應日常開銷,達成老後退休金 準備無虞的理想愜意生活。

投資目標4%投報率 安心退休

根據勞動部2020年的調查,勞工退休生活費用來源以「自己儲蓄」比率最高,佔了78.4%、接近8成,然而,靠子女奉養從前一年的5.1%下降至4.4%。

全球人壽創悅營業處區經理、MDRT台灣分會會長倪韶謚表示,要先有正確理財觀、累積充沛退休金,退休後才能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,橘世代的財務規劃方向朝以下兩點,首先是「基本生活」;接著是「健康生活」。

倪韶謚指出,如果從30歲開始累積到65歲退休,每月投資9000元在退休金規劃,平均年投報率4%,65歲時累積到795萬元(近800萬),再透過1%年金工具,達成65歲退休後每年領36萬(相當每月3萬元)退休金可一路領到90歲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平均每年4%的投資報酬率,可透過不同的投資組合完成,不同的投資工具各具特色,得依照每個人的投資風險屬性,找出所能承受的風險程度找到合適的投資配置。他認為,有保證預訂利率兼浮動宣告利率的「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」,搭配有高額保障又連結共同基金的「變額萬能壽險」,是不錯的組合。

長照險 轉嫁老後失能風險

財經作家、合格AFP認證理財規劃顧問王姵文表示,保險具有專款專用的特性,是面對老病死殘的優先選項,但大部份人可能不清楚,幫父母做的長照險準備,除了用較少的保費分攤萬一發生意外的龐大負擔之外,事實上,現行終身型長照保單也具備身故退還保費的功能。

簡單來說,王姵文表示,購買父母的長照險,等於是為父母的喪葬費做準備,甚至退還的保費還可當成自己的退休金。少子化趨勢下,王姵文說,身為父母,除了金錢以外應該就是要培養自己多元的興趣、保養好自己的身體,安頓好自己的晚年生活,相信就是對孩子最好的禮物。想看更多退休理財必知眉角,請見《橘世代》【理財攻略】

更多新聞報導

獨老 退休規劃 投資理財 退休金 失能保險 長照險

金價急飆升!投資「黃金存摺」還有賺頭嗎?

投資抗通膨/打敗長壽風險 女性更要提早理財

延伸閱讀

心臟跳忽快忽別大意!一不慎恐引發「腦中風」

每週一動/提臀瘦大腿 一招揮別下半身贅肉

2022全新豪華露營!奧萬大「星空帳篷」一年四季都是美景

腰能彎,就能做!42歲重返職場成「照顧秘書」

相關文章

超商銀髮力崛起!7-11打造友善職場,全家結合AI減輕員工壓力

退休後別讓生活變單調!培養個人嗜好、興趣,5大好處等著你

想住養生村怎麼選?費用、服務比一比!專家2案例解析免踩雷

退休後健康有錢卻不快樂?3招建設一生朋友圈,志同道合一路玩到老!

嘉義老年人口全台最高!就業中心設銀髮專區,助中高齡重返職場

退休離婚潮盛行!熟齡女性離婚率10年內暴增200%,盼重新規劃人生

熱門文章

常頭痛是警訊!「癌王」肺癌容易轉移,5部位不適速就醫

退休想住養生村?2025全台17大養生村費用、房型比較一次看(含表格)

你家的鍋子=細菌培養皿?不鏽鋼鍋清潔3招必學,遇1狀況快扔掉

90%的人都做錯!浴室濕氣重「開窗or開換氣扇」,專家建議這樣做

udn討論區
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