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
想快樂活到100歲!「好客廳」跨世代交流:讓長輩不再「過一天算一天」
在好客廳,沒有人的角色是單一固定的。課堂上需要桌椅,大家一起搬、一起收;爺爺奶奶可以幫忙工作人員顧麵包攤、幫忙還沒下班的家庭照顧孩子、甚至可以幫忙同儕進行電子化的報到操作;青年住戶可以幫忙教學3C物品的使用、幫忙分團購;孩子們可以幫忙課後的打掃; 工作團隊會「不小心」慢一點到位,讓很多「能」自然地發生串聯。...
我想一路玩到掛!「多扶假期」讓長輩出遊玩:讓人生不只剩回診
你有沒有想過,長輩定期回診的目的是什麼?鍛鍊肌肉的目的是什麼?每天這麼努力吞三種維他命,到底為了什麼?不是為了活久一點,而是為了可以出去玩啊!而且,是為了「全家歡樂在一起」,這就是「多扶假期」的服務真諦。...
99%的人都誤解!「幸福老後」不是錢多就好,活出「自己」才是關鍵
52間の縁側的日常,是孩子奔跑、長者談天、鄰人相伴–這些關係的連結,不靠制度安排,而是透過信任與陪伴自然生成。...
我老了,沒用了?「這部落」找到共生解方:逆轉長照悲歌
在大安溪沿線的雙崎部落,朱阿公初到雙崎日照中心時幾乎只能臥床。在照服夥伴的耐心陪伴下,他從躺著慢慢能坐起,到站起,再到能在日照中心緩步行走、參與靜態活動與備餐。...
不是教你活,是教你「好好離開」!醫揭人生終點「1關鍵」,讓你不留遺憾
「我希望保有選擇要去哪裡的自由。即使將來需要坐輪椅,我也想親自掌握方向,」談起對百歲人生的想像,范寧醫師語氣堅定而溫和。「這對我來說很重要。」...
活到100歲,然後孤單死?日本「共居模式」擠滿3代人:讓年輕人來陪伴你
「如果能活到100歲,你希望過著什麼樣的生活?」 隨著亞太地區各地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,這個問題不再遙不可及,而是我們現在就需要認真思考的課題。...
從復健到重生!歷經疼痛到穩步前行,「5方法」幫患者找回信心
在照顧家人時,如果目標是完成治療師提供的訓練菜單,並提升復健效果!除了復健專業知識與確保運動頻率之外,患者自身的積極參與更是不可或缺。...
丈夫病倒後,她的世界崩塌了…辭職全心照顧更心累:這些方法走出困境
在漫長的照顧過程中,林女士逐漸體會到,照顧一位重病患者遠不僅是提供基本的生活協助或遵循醫療指導,更大的挑戰來自於情感和心理層面的壓力。儘管她對丈夫有著深厚的愛和無限的耐心,但這些情感支柱卻常常被丈夫的情緒波動所擊碎。...
患重大疾病好痛苦!從震驚到適應:「5步驟」重拾生活意義
面對重大疾病,患者通常會經歷一個複雜的心理歷程,可彙整為五個主要階段,分別為:震驚、期望康復、絕望、防禦和適應。這些階段並不是線性的,也不會在每位患者身上以同樣的方式表現出來,主要因為每個人的反應取決於他們的個性、生活經歷以及疾病的嚴重程度都不相同。...
94歲爺爺只剩一個月壽命,送安養機構還是帶回家照顧?本篇解析
很多人在面臨第一次接觸照顧,會很疑惑「到底要如何在家照顧?」並有很多的不安與疑惑。照顧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,而是取決於每個家庭、每個當下的不同情況,做出最適合的決定,就是最好的決定。...
有苦說不出!全職照顧失智媽卻被罵「沒良心」 3步驟緩解照顧壓力
默默承擔著繁重的責任,不僅是身體上的勞累更是心理上的巨大壓力。當衰老逐漸影響家人的健康與生活,照顧責任也帶走家人的生活品質和自我認同。...
彷彿回到年少時!照服員「以聊代療」陪93歲嬤聊故鄉延緩退化
114年臺灣將邁入「超高齡社會」,每5個人就有1個是65歲以上長者,目前新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73萬,因應超高齡社會來臨,照顧長者一直是市府的重大政策,為了讓本市長者獲得更完善的社區照顧,廣邀長照人員投入長照服務行列,提升照護品質且減輕照顧壓力。...
不只養生村可養老!新北推動「共生社區」助長輩在地老化不孤單
讓關懷據點成為串起共生社區的關鍵角色,「新北市共生社區培力計畫巡迴工作坊」自8月16日起展開,邀請100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人員及志工參與,透過講師教學、小組討論及交流觀摩,找出各自社區優勢,發展互助扶持的「共生社區」模式。...
家裡像倉庫一樣堆滿東西!長輩愛囤物通常為了這2事
與年長者同住時,常見的問題之一是「整理問題」,有些長輩會有囤積物品的習慣,例如,有些40年前的物品已經無法使用,像是壞掉的打孔機或壞了的時鐘,但長輩總認為「還能用」、「修好了還能再用」,因此一直保存著,導致這些物品佔用了很多空間,就算家人想要整理,但這個舉動會引起長輩不滿,甚至造成與家人間的衝突。...
住安養機構經濟負擔太重!這縣市發「最高12萬補助」申請方式立刻看
新竹市落實「幸福友善」政策,緩解接受機構服務之失能者的家庭經濟負擔。衛生局表示,依今年度「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」,每人每年補助額度由最高6萬元提高至12萬元,去年共補助860案。今年第一階段補助已於7月1日開放申請,同時取消排富規定,提醒符合資格民眾記得提出申請,盼能藉由補助,減輕家屬經濟及照顧負擔。...
年輕人與長輩同住,免住宿費?國外「青銀共居」模式好處多
臺灣在2018年3月宣告正式邁入「高齡社會」,但只要提到獨居老人,不免想起孤寂生活與生病醫療等沈重問題,其實老人也可以用另類樂活方式居住。在今日普偏高喊買不起房子的貧窮厭世年輕人,「青銀共居」像是為老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解決方案。...
簽署預立醫療還不夠!北市聯醫推廣「團體諮商」凝聚親友共識
依據內政部所公布「111年簡易生命表」,國人的平均壽命為79.84歲,臺北市更是高達84.17歲,而在如此高齡的社會,依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的「不健康餘命」年數,高齡者需仰賴他人照顧的「不健康餘命」長達8年之多,在活得老不一定活得好的情況下,國人漸漸重視「善終」議題,冀望能夠健康的老化,晚年也能夠優質的生活。...
7月長照新制》急症患者不必跑醫院!全台「在宅照護團隊」一次看
賴清德總統7月2日至亞東醫院瞭解「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」服務推動情形,未來,行動不便的失能民眾及照護機構住民,在家或照護機構內也能接受感染急症治療,以達「在地安養,無憂向晚」的目標。...
長輩爬樓梯傷膝蓋?老公寓加裝電梯補助最高340萬,「這縣市」可申請
擔心年紀大了膝蓋不能爬樓梯嗎?老舊公寓只要結構安全也可透過增設電梯改善建築物機能,新北市政府提供增設電梯經費補助,今年至目前為止已有3案電梯完工、2案施工中,市府透過快速補助、簡化行政程序協助5層樓以下老舊公寓增設電梯,讓高齡長者迎向無礙新生活。...
不要長命百歲!94歲爺爺的生日願望:祝我好好安息不要活受罪
對孤獨的老人而言,過生日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他能期盼什麼未來呢?也許爺爺若真能實現這樣的生日願望-「善終,好好安息。」那也算是劃下自己人生美好的句點吧?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