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用一個食堂,照顧一個部落。」 阿里山鄉規模最大暖暖老人食堂正式啟用!

「'aveoveoyu!」(鄒語:我心喜悅/你好) 18日在海拔近1000公尺處的阿里山 鄉達邦村,由達邦部落頭目引領祈福儀式,全鄉規模最大的老人食堂 正式啟用!

阿里山暖暖老人食堂正式啟用。 圖/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

阿里山暖暖老人食堂正式啟用。 圖/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

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與鄉公所攜手合作,歷時3年,投入公所申請的前瞻計畫、基金會對外募款經費等,共超過800萬元,將閒置的達邦村舊圖書館整修,讓空間更高齡友善;阿里山鄉公所秘書高瑞芳、達邦社頭目汪啟德、特富野社頭目汪義福、阿里山鄉民代表會主席林清良、阿里山鄉民代表會副主席汪之龍、阿里山鄉公所社會課長溫明正、達邦村長莊有為及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等貴賓,為長輩添上熱騰騰飯菜;「用一個食堂,照顧一個部落」,讓長輩們在這個像家一樣的地方,找回營養與健康。

阿里山暖暖老人食堂正式啟用! 圖/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

阿里山暖暖老人食堂正式啟用! 圖/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

「飯很好吃!人多,飯特別香,希望可以常來食堂吃飯」部落長輩表示。在平地,走出家們就有超商、麵攤,但在山區,要吃上一頓熱騰騰的餐,非想像般容易。「吃一碗麵要走路兩小時」是部落真實的情景,根據基金會服務統計,部落裡超過60%的長輩白天獨自在家,餐食準備不易,75%的長輩常食用反覆加熱的隔夜菜,更有23%的長輩患有3種以上的病痛,無法久站處理食材。長久之下,營養失衡,讓長者們三高等慢性疾病的狀況加劇。

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表示,基金會在達邦部落扎根近15年,從設立長青活力站,後續引進交通接送車、到宅醫療和即將啟用的老人食堂,讓照顧網絡更加全面。阿里山暖暖老人食堂增設無障礙坡道及廁所、廚房,一次最多可供近100人份餐點,規模為阿里山鄉最大,提供達邦、特富野兩部落的獨老、兩老相依、行動不便等55歲以上長輩,或經社工評估有餐食需求者,每日提供新鮮現煮的四菜一湯一飯;經濟困難者皆免費。

達邦社汪啟德頭目為長輩打菜。 圖/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

達邦社汪啟德頭目為長輩打菜。 圖/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

「老人家在這裡吃飯時,可以回想以前舊部落時的美好景象」基金會邀請鄒族藝術家們妝點食堂空間,木竹製品的層架、器皿,鐵件雕刻山林動植物等多元媒材,牆面彩繪部落神話故事、慶典、族人生活樣貌;透過長輩們的票選,「minocu米諾築部落廚房」(鄒語意指:一起來)成為食堂另個貼近在地的別稱,同為鄒族人的食堂廚師,使用高山在地食材入菜,搭配烹調創意,讓食堂長輩在「吃」也能有新奇的感受,來自族人們的心意,讓阿里山暖暖老人食堂注入獨一無二的生命力。

阿月bai(鄒語指奶奶)是食堂服務的長輩裡,居住最遙遠的,開車需走過連續蜿蜒近9公里的山路、漫天的竹林,交通路途的遙遠感完全無法與平地行車相比;高齡92歲的小惠bai是食堂最年長的長輩,從家門口到食堂需走上陡高的鐵梯,天雨路滑時,踏出的每一步都是風險,bai曾經幾次在家門口前跌倒,沒體力自己起身,若家中無人及時協助,恐造成遺憾。現在有交通接送、送餐服務後,阿月bai每天能搭車到食堂吃飯,工作人員也會親送一份餐給小惠bai,即時關心長輩健康狀況,給予協助。

阿里山暖暖老人食堂長輩於食堂用餐。 圖/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

阿里山暖暖老人食堂長輩於食堂用餐。 圖/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

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董事長陳美惠表示,「愛,是在別人的需要上,看見自己的責任。」平地、山區的長輩都是我們用心照顧的家人,讓部落的長輩們吃得飽、吃得健康,是成立阿里山暖暖老人食堂的初心,也是努力的目標,感謝來自「7-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平台」、民眾等各界的支持,能牽起共好的手,讓這份愛能送至嘉義的高山,持續為部落長輩帶來營養滿分、熱騰騰的餐點!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「暖暖食堂」相關服務,可至基金會官網查詢 https://reurl.cc/2mqEZr,或來電(05)277-8388分機3213洽詢。

FB留言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