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安慰憂鬱友,別再說「不要想太多!」錯誤語言恐致反效果

安慰憂鬱友,錯誤語言恐致反效果。可以靜靜的在身旁陪伴、不一定要說話,同時協助參與專業心理治療,必要時最好能住院治療。 圖/freepik
安慰憂鬱友,錯誤語言恐致反效果。可以靜靜的在身旁陪伴、不一定要說話,同時協助參與專業心理治療,必要時最好能住院治療。 圖/freepik

馬來西亞藝人艾成,8/17在蘆洲的住宅墜樓離世,震驚演藝圈;傳出在出事前,艾成情緒低落,包括妻子王瞳、教會的好友都輪流陪伴。面對身邊的至親好友,陷入憂鬱、焦慮的情形,很多人都會束手無策,甚至會用激將法說「你只會逃避問題」,或不斷告訴對方「不要想太多」。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建議,可以靜靜的在身旁陪伴、不一定要說話,同時協助參與專業心理治療,必要時最好能住院治療。

若有輕生念頭 言語、肢體藏不住

林萃芬出版的《從說話洞察人心 》書中提到,當一個人有「想死的念頭」時,可能直接以話語表現出來,也可能透露在所寫的FB、文章、筆記中表現出來 。感覺沮喪無助的時候,常會出現下面這些肢體語言和行為模式:不斷重複某幾個句子,譬如:「沒救了」、「活著好累」、「做人真難」。

當聽到身邊有人講這些話的時候,要特別注意他的行為舉止,情況嚴重時最好不要讓他單獨一人。若身邊的人會經常沒來由的嘆氣、搖頭、聳肩,顯示其沮喪的心情,已經轉化為無力的肢體語言,不妨適時關心他們的生活和情緒。

透露危險訊號的行為

1.突然出現明顯的行為改變,例如:天氣很熱,卻堅持穿長袖衣服。

2.出現相關的行為問題,例如:沒有交代就離職,無緣無故獨自去散心。

3.放棄個人的財產或喜歡的東西,例如:將心愛的寵物送給別人、將收集多年的珍藏送人。

4.突然增加酒精或藥物的濫用,憂鬱又借酒澆愁,酒醒時情緒會更低落;或邊喝酒邊哭泣,很多憾事都發生在喝酒後。

5.從社交團體中退縮下來,原本喜歡與人互動,突然封閉起來。

6.明顯出現憂鬱的徵兆,感覺生命沒有意義。

7.顯現出不滿的情緒,常會強調這個世界不公不義,沒有正義可言。

8.睡眠、飲食習慣變紊亂,失眠疲倦、身體不適,半夜睡不著獨自起來坐在陽臺吹風。

以上這些行為,代表他可能正在釋放危險訊號,身邊的人應該多留意對方的一舉一動。

憂鬱肢體語言和行為模式,代表可能正在釋放危險訊號,身邊的人應該多留意對方的一舉一...
憂鬱肢體語言和行為模式,代表可能正在釋放危險訊號,身邊的人應該多留意對方的一舉一動。 圖/freepik

憂鬱肢體語言和行為模式

1.整天沒精打采、垂頭喪氣,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來。

2.動作變得很緩慢,或是生活懶散,失去照顧自己的能力。

3.注意力不集中,記憶力變差,甚至對周遭的事物都漠不關心。

4.食量改變,可能食不下嚥,也可能食不知味,無意識的吃東西。

5.孤立、封閉自己,不跟外界溝通,事實上內心充滿絕望,渴望別人能了解其痛苦,主動伸出援手。

6.無緣無故想哭,臉部肌肉放鬆下垂,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。

7.常會出現傷害自己的念頭或是聲音,如有個聲音一直跟他說:你從這裡跳下去。

林萃芬強調,憂鬱是自我傷害的高危險群,如果聽到身邊有人說過上面那些語言,要認真看待這些訊息,一方面對他表達出關切,同時也要把自己心中的疑慮或不安告訴其他人,跟其他夥伴商量討論怎麼協助憂鬱者比較安全,盡量不要自己一個人處理,以免心理負擔過重。

當身邊有人自我傷害時,避免說的話

1.避免「否認」對方想要自我傷害的真實感受,

「你不會這樣做,那不是你的意思吧!」。

2.不要被嚇到了

如果受到驚嚇,可能會慌了手腳,反而不能有效的協助。

3.避免責備或羞辱對方

「你真是不孝」、「你只會逃避問題」、「自殺是懦夫的行為」、「你怎麼那麼笨」。諮商的過程中,很常聽到家人用激烈的語言怒罵自我傷害者,所以,當他們擔心的跟我說:是否可以不要通報家人?我會先了解原因後,再通報對當事人有幫助的親人朋友。

4.避免論斷自我傷害是對或錯

「你這樣做對嗎?」,這個時候評價他們的行為,只會讓他們對自己的感受更負向,無須論斷是非對錯,可以表達他對你很重要,可以跟你說發生什麼事情,你會陪著他一起。

5.避免用激將法挑釁對方去自我傷害

「不要光說不練,有種你就去死。」、「不想活,就去死,沒人攔著你。」、「你一直說想死,也沒有去死。」當家人陷入絕望的深淵,父母親友再說這些挑釁絕情的話,用意是什麼呢?或許家人也有情緒,雙方都先鎮定下來,再慢慢互相理解彼此的痛苦。

6.避免嘗試替對方做心理分析,或解釋他的行為

「你只是想要威脅家人,報復家人。」這個時候要思考的是,如何讓他們承諾:不再傷害自己,產生活下去的動力。

7.避免把企圖自我傷害者單獨留在家裡或某個地方

想要自我傷害的人可能會安慰親友:我沒事了,比較好了,你們可以先去休息了。這個時候可以跟他說:「我就在這裡陪你。」

8.避免把自殺工具留在企圖自我傷害者拿得到的地方

要把家中所有可能的危險物品都拿走,以免激發他們傷害自己。

林萃芬提醒,若對方失去所愛的人、寵物或失去自尊,不妨關心他的感受,避免跟他說:「不要想太多、不要難過。」如果判斷可能有危險,要相信自己的判斷,避免跟自己說:「應該是我太緊張了、太大驚小怪。」

建議盡可能陪伴他們,避免讓他們落單,陪伴時不一定要不斷說話,可以靜靜在一旁,適時關懷一下狀況。同時務必尋求心理專業人員的協助,積極參與心理治療的過程,必要時最好住院治療。

《從說話洞察人心》
 時報出版
《從說話洞察人心》 時報出版

本文摘自《從說話洞察人心》,時報出版
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
更多新聞報導

從說話洞察人心 憂鬱症 同理心 躁鬱症 心理健康

該如何拜財神爺才會有錢?拜財神爺時又該說什麼呢?

為什麼拜財神都要燒金紙、財庫金?

延伸閱讀

影音/「66飲食法」減掉10公斤!營養師一步步教你如何實施

鐵道之旅/彰化「扇形車庫」慶百年,出動蒸汽火車之王

一到室外就頭痛?少喝水、溫差大也會造成「熱傷害」!

「還能動就要出海!」全台最老討海人,94歲仍天天開船、自製漁具

相關文章

越來越冷!專家警告「這天」起大降溫 最低恐探12度

35歲做基層工作很丟臉?生活劇變說來就來,掌握3件事逆轉人生

今年最後水逆來襲!5星座陷「焦慮重災區」影響最大,命理老師教你破解

住在「火災高風險住宅」太危險!租屋族8招檢視居住安全

千萬獎金在等你!7、8月發票特別獎5張未兌領 消費資訊、兌獎期限一次看

記得儲水!「這縣市」公布停水資訊 台水提醒3件事要注意

熱門文章

大型垃圾、家具怎麼丟?一文搞懂!附全台清潔隊資訊懶人包

2024小雪節氣「3生肖」好運降臨!小雪習俗、開運重點一次看

台灣阿嬤變曼谷企業家!80歲堅持上班,坦言創業最重要的是「這件事」

健檢報告「滿江紅」別放棄!49歲男狂瘦14公斤變健康就靠2件事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