傍晚時刻,新北市福和國中的師生陸續下課走出校門,校園裡的教室卻一間間亮起燈來,20幾歲到60幾歲的學生,紛紛走進夜晚的學校——社區大學 (以下簡稱「社大」),正要開始上課。
在周二「創造連結:展齡生活多元想像」的課程中,老師陳懷萱要學員拿出身上鑰匙,討論這把鑰匙回家後放哪裡?會和誰共用這把鑰匙?
「我兒子沒有我家的鑰匙,我也沒有他家的鑰匙。我很感謝,這樣我就不用去打掃他家。」A這樣說,其他的學員很有共鳴:「現在年輕人很麻煩,動一下他們的東西會不高興。」或是「這樣很OK啦,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。妳的兒女真的很孝順,不用妳擔心。」
A期待自己是個明理的婆婆、不錯的媽媽,但是也不免失落,因為她一直以為「我們是一家人」,但總是在進到「兒子家」時就會覺得「我和他們不是一家人」。於是大家的討論開展到:對家的想像為何和過去不同?改變從何而來?也許是都市化,也許是現代過程中,家庭價值已經轉變。
陳懷萱試圖讓課堂討論拉出時間感,放進不同世代的社會文化脈絡。「我想跟大家說,關於自己變老的歷程,除了社會福利和醫療的視野之外,關注社會文化的脈絡與變遷是很重要的。」陳懷萱希望透過這堂課幫學員「定位」——「你在置身所處的世界裡是什麼位置?扮演什麼樣的角色?」透過這樣的反思,讓大家對「老」比較不焦慮。
在這堂課,課程形成一種陪伴關係,師生互相參與了彼此的生命。當父母或配偶離世,可以在此安心傾訴,聽見過來人的經驗分享;有學員因為生病中斷課程,病好了之後又復課,同學們都好開心問候她這段日子是否安好。
「學員和課程一起變老」的故事,不僅限於發生在陳懷萱的課堂。很多學員在1999年社大創辦後因為某堂課進社大學習,後來就再也沒離開,有人一直跟著同樣的老師好幾年,也有人是在學員、志工、行政、教師、社團帶領者不同角色中轉換身分。
自由作家張瓊齡曾經在某社大訪談時發現,某堂課的老師超過85歲,有點失智,似乎不太能勝任目前工作,但是他的課堂仍然有許多學生報名上課。張瓊齡感到不解,這堂課班長跟她說,很多學生跟著老師上課長達15年,這15年來,每周見一次面,周末偶爾還會相約出遊聚餐,「我們已經把老師當作是自己的父親了,就是想陪伴他。」班長說,老師每周出來教課才可以延緩退化,所以大家願意掏錢出來上課。
陳懷萱發現,社大創造的混齡空間,讓學習成為「在地安老」的動力。每個人都可以在此展開學習、豐富人生,陪伴彼此思考人生下半場的各種課題。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