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力下降,主訴疼痛、健忘!老化掩蓋的憂鬱症?專家建議「3方法」協助老人走出陰霾

圖/pixabay

圖/pixabay

主要照顧者 通常會把長輩接到家中同住,進而明顯感覺長輩在飲食、睡眠上的改變。被老化 掩蓋的憂鬱症,通常不容易被患者本人察覺。反而容易對照顧者生活造成衝擊,認為自己需在生活安排、心理狀態上做出相應的調整。尋求諮商後才意外發現長輩其實患了憂鬱症,進而帶長輩進行治療。

在會談室內,經常聽起案主這樣描述家中的長輩。

「我爸退休半年,這幾個月他出門的次數變少好多!很奇怪,明明沒受傷,卻說這裡痛那裡痛,帶他去檢查,也檢查不出病因來。」

「我媽媽最近好健忘,連要採購些甚麼都記不住,她怕自己是不是得了失智症,變得愈來愈不想出門,我覺得她好像愈來愈不開朗了。」

「我婆婆最近的事情記不住,但過去的事情記得可清楚了。老愛翻舊帳,看什麼都不順眼,搞得我每次回家都壓力好大。」

他們提及的活動強度下降、頻率減低、容易疲倦、主訴疼痛、健忘、翻舊帳等狀況,其實,經常容易被解讀為長輩們老化的正常現象,卻輕忽了背後可能隱藏著更重要的訊息──老年憂鬱 症。

長輩們不為人知的困擾,容易導致憂鬱

圖/pixabay

圖/pixabay

長輩們已屆一般認為可以享福的年紀,許多人總認為退休後的他們一定是無事一身輕吧!沒注意到長輩的生活中,其實也有一些隨著年齡漸長而出現的煩惱……

在長輩相近年齡的朋友圈裡,因老化導致的失能與死亡名單,將隨著年紀漸長而越來越長。雖然他們不把生老病死這類事情掛嘴邊,或是有時講得很豁達;實際上,看著身邊的親友們一個個過世,他們也知道,總有一天需要面對的是自己的死亡。

如果這時候長輩的身體還有病痛在身,更容易產生憂鬱症狀。

長輩這樣的煩惱,通常難以跟青壯年期的兒孫輩提及。一來因為面臨的人生階段不相同,兒孫可能難以理解;二來也不希望讓兒孫輩擔心。

老人家要不就是將這些苦往心裡吞、悶在心裡,成天疲倦、無活力,也不快樂。要不就是將擔心轉化為憤怒暴躁的情緒,形成兒孫輩對老人家產生凡事看不順眼、愛翻舊帳、脾氣不好的印象。

若兒孫輩、伴侶對於這些轉變不夠敏銳,可能使老人家的憂鬱更加嚴重。

被老化掩蓋的老年憂鬱症,求助者通常並非長輩本人

圖/23 Images Photography-flickr

圖/23 Images Photography-flickr

台北市衛生局於今年5月23號公布,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104年度自殺高風險通報資料,經分析後發現65歲以上老人有10.8%至26%曾出現憂鬱傾向,25.5%的長者係因憂鬱情緒無法及時紓解,而導致自殺行為的出現。

在我的經驗裡,主要照顧者要感覺長輩在生活上、心理上對自己的依賴日益增加,才求助心理諮商的協助後,經過了解,才知道是老年憂鬱症在作祟。

老年憂鬱症的患者,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病因不明的身體抱怨。長輩的主要照顧者經常需要陪同長輩至醫院進行檢查,卻一再經驗到檢驗報告上顯示沒有問題,長輩卻仍舊不適的現象。

其次,老年憂鬱症的患者會在短時間內,突然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來,也記不住。過去,長輩可以料理自己的生活,而今卻常對主要照顧者訴說自己感覺疲倦、無力,無法如過去一般自行滿足生活基本需求。

此時,主要照顧者通常會把長輩接到家中同住,進而明顯感覺長輩在飲食、睡眠上的改變。被老化掩蓋的憂鬱症,通常不容易被患者本人察覺。反而容易對照顧者生活造成衝擊,認為自己需在生活安排、心理狀態上做出相應的調整。尋求諮商後才意外發現長輩其實患了憂鬱症,進而帶長輩進行治療。

許多人有共同的疑問,「如果長輩真的診斷有憂鬱症,除了配合身心科 的藥物治療外,身為晚輩的我們,還能替長輩做些甚麼?」

圖/David Goehring-flickr

圖/David Goehring-flickr

建議一、如果困擾的是家屬,建議家屬先求援

許多時候家屬會因長輩經常需要就醫,而在生活上感覺到老人家依賴漸增;心理上則須承受長輩起伏不定的情緒、無望感、抱怨等,而備感壓力。

這時,如果長輩也願意配合就診、進行治療,會是皆大歡喜的情景。

若因為長輩不願就醫、情況也未轉好而衍生衝突,且無法立刻改善時,建議照顧者自己先尋求心理諮商,找到方法與長輩相處、自我調適後,才能有效協助憂鬱症的長輩。

建議二、協助長輩建立社會人際支持

長輩的困擾通常不會與兒孫提起,如果有同年齡的生活圈、專業支持團體,可以協助紓解長輩們內心的擔憂,學習如何面對老化、生病、失能與死亡這類議題,將對老年憂鬱很有幫助。

可留意老人家是否有可以固定聚會的場所或群體,這個聚會能否對老人家自己的因應有正面幫助。若老人家平日就有類似的社會支持團體,建議你可以撥空陪他們參加。

如果老人家沒有類似的團體能支持,也可以從社區活動中心附近的宗教團體開始,建立社會人際支持。

圖/Elsie Lin-flickr

圖/Elsie Lin-flickr

建議三、轉換長輩看待人生的眼光

當長輩們陷入憂鬱情緒時,除了聆聽長輩們的訴說以外,建議可以帶長輩回到當下,去細數目前擁有的有形、無形資產。

對許多長輩而言最大的資產,是兒孫輩付出的時間、陪伴。讓長輩發現自己在兒孫身上造成的正面影響,能夠幫助他們重新找回人生意義。

日常生活中需要時常留意老人家的飲食、睡眠、心情狀態,才能及早發現轉變,提供即時協助。身為家屬的我們,需要準備好自己,才能陪伴長輩們一起面對憂鬱症帶來的人生課題。

本文轉載自《愛長照 》,原文為:憂鬱症不是年輕人的專利,老年憂鬱症更需要你我關注-諮商心理師 艾彼

延伸閱讀

輕症免隔離、免戴口罩?與新冠如何「和平共處」?中醫師授按「2穴位」緩解身體不適!

Coco李玟抑鬱輕生 ∕ 憂鬱症害怕的「地雷3句話」你是否也說過?

跨世代養育|擔心爺奶寵出慣寶寶?過來人經驗分享!

失智家人總問離世多年的親友在哪裡...該說真話嗎?照顧失智者7大困擾與技巧一次看
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FB留言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