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為什麼孩子中年會「啃老」?罪魁禍首絕不只有子女!

醫師袁瑋建議父母要適度放手,引導孩子自己做決定,不要擔心他做得不好。 圖/記者林澔一攝影
醫師袁瑋建議父母要適度放手,引導孩子自己做決定,不要擔心他做得不好。 圖/記者林澔一攝影

「啃老是個養成的過程。」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袁瑋提醒,撇除憂鬱、焦慮 等身心疾病影響,一個人從當尼特族,中年了還繼續啃老,許多時刻是有跡可循的,在年幼或是青年時期,父母若能以不同的方式回應,結果可能會大不同。

袁瑋在診間遇過很多已經念大學的孩子,看診時都還是由父母發言。這樣的父母一方面怕孩子做不好,不斷介入孩子的生活,另一方面又抱怨小孩不夠獨立有主見。

而這樣的孩子從小被安排、覺得自己不夠好,又有舒適安全的家可以躲著,時間久了,可能漸漸對生活失去熱情與想望,也不想努力。

教養的方法雖然很個人化,但原則是相同的─養成獨立、有自我效能感的孩子,會相信自己在遇到困難時有機會解決、有能力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,對自己能夠制定合理目標。

袁瑋強調,從孩子小的時候,父母就要適度放手,引導孩子在許多時刻自己做決定,並為決定負責,不要怕他做得不好,也不要擔心他犯錯,面對挑戰與處理挫折是需要培養的能力,四歲時就練習,會比四十歲才開始要容易得多,也會更有容錯的勇氣。

到了孩子成人後,袁瑋建議就讓孩子搬出去住,自己住才會發現有這麼多事情得做,打掃、洗衣、付帳單付房租等,這些事是負擔,但孩子也會因此學會承擔,得想辦法賺錢、管理時間、取捨生活優先順序;人在「想辦法」的過程就是在學、在鍛鍊自己的能力。

袁瑋說,如果家裡已有中年啃老族 ,鼓勵他去看看就業博覽會、參加職業訓練,不要一開始就期待高薪或是高成就的職業,先踏出去再說。

袁瑋提醒,華人文化中,父母難免認為孩子的成就與生活幸福是自己的責任,但也不要無限上綱把責任往身上背,當孩子真的大了,適度立界線,別忘為自己的老後留保障,財產信託、買保險都可以。
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

更多新聞報導

啃老族 親子 焦慮

有誰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啃老族?面對「無聲的暴力」父母該扮何角色...

得憂鬱症是因為「不知足」?不要再這樣認為!大腦、身體是真的生病了

延伸閱讀

因為「電梯故障」喚起離婚念頭!50歲離婚會太遲嗎?什麼時候離婚最適合?

【橘煩惱】女兒從不婚到2個月閃婚...要她謹慎點,她卻怒回「結不結你都有意見」!

父母贈房、分產前先簽「孝順契約」愛子女更要防棄養!

人生最後一哩路仍當「照顧者」?避免長照悲劇!照顧資源怎麼找?

相關文章

為保命而插管,卻帶來「長長的痛苦」…醫一句「可移除鼻胃管」讓失智長輩感動落淚

人過世後「搬進」墳墓或牌位裡?環保葬的靈魂能安息嗎?溝通師解謎

別再說放棄治療!醫揭 「拔管、放棄治療」2詞意義大不同:這樣做讓病人好走

百歲阿嬤教小朋友做紅龜粿!台北唯一「社區共好」據點打造老幼共融與傳承

為摯愛開刀清褥瘡「淚滴到傷口上」林靜芸勇救失智5年林芳郁:從最絕望時重生

從醫院院長變失智患者…林靜芸揭「快樂照護秘訣」:讓林芳郁仍記得我

熱門文章

癌細胞的最愛!「1類飲料」喝多:2種癌症等著你

桃園機場免費隱藏設施解密:候機不無聊,還能洗澡、按摩、健身、看電影!

不抽菸為何得肺癌?全世界僅台灣有「1致命突變」醫直指背後原因

長照3.0明年上路!9月新增「4項服務」:外籍看護、交通接送...一次看

udn討論區
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