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「電梯故障」喚起離婚念頭!50歲離婚會太遲嗎?什麼時候離婚最適合?
她換了新髮型,衣著風格也變了,臉上帶著一種之前沒有過的光彩,不用等我開口,她就主動替我解惑,「上週日我住的那棟樓電梯壞了,我一個人慢慢爬樓梯回家,心裡突然浮現一個畫面,十幾二十年後,遇到這樣的狀況我還是得自己爬樓梯,那麼我現在為什麼還要待在這樣的婚姻
裡呢!」能夠開始思考未來的可能性,就是準備好改變的徵兆,沒想到電梯故障居然給了她改變的契機。
一開始她是因為子女紛紛成家搬出去,生活失去重心,晚上又睡不好,所以來門診拿藥,後來聽了醫師的建議,來試試看跟心理師晤談,一談談出來她在婚姻中二十幾年的心酸血淚。
專科畢業第一個工作就認識她先生,嫁給他之後一起到外面開工廠,萬事起頭難,一開始經營常遇到困難,夫妻每天都需要溝通,但丈夫總是不願意聽她說,好像採納了她的建議自己就不是個男人一樣,某次他酒後失控動手打了她,那天正好是她30歲生日。
當時她不是沒有想過要離開,但她有著所有母親無法灑脫的共同理由,那時她已經生下大女兒,她放不下一個那麼需要她的孩子,她想要給孩子一個她沒有過的完整家庭。儘管後來丈夫跟自己漸行漸遠,成天流連在外不回家,她就當作家裡只有自己跟兩個小孩,過了十幾年以小孩為重心的生活。
在我聽過的婚姻故事裡,蠻多女性在關係接近崩壞的時候,選擇了生小孩,讓小孩成為自己支持下去的理由,「家」變成以親子關係維繫,夫妻關係淡薄的地方。
無所謂好壞或對錯,只是從某些角度來看,我們會發現女人似乎總是需要依附著不同的人際關係,未婚時依賴父母,婚後依靠丈夫,婚姻有困難就仰賴小孩,不管是30歲或是50歲面對離婚 選擇,要能夠跨越或適應婚姻議題,都需要培養出「獨立」的心理能力。
這裏的「獨立」不只是經濟獨立或是能熬得住寂寞這麼簡單,許多卡在痛苦婚姻中的女性,有自己的工作,經濟上不依賴先生,也能夠撫養小孩(甚至根本是靠自己養家),但卻遲遲無法選擇離開,因為「選擇離婚」要背起人際衝突、關係破裂、甚至人生失敗這類的壓力與評價。
原本在背後支持妳的人際關係,很可能在妳做了這個選擇後,變得對妳不諒解甚至與妳對立,要能夠抵抗他人甚至是重要的家人,在價值觀上對自己的攻擊,還要能幫自己從兩人恢復到單身的過程,慢慢療傷並重新建立起自我與自信,這需要強大的「獨立」能力。
我見過尋尋覓覓好不容易進入婚姻的女性,幾個月後發現彼此不適合,在爭吵中果斷離婚,透過幾次晤談,釐清自己的困難與議題後,再次以帶傷卻充滿自信的姿態投入單身生活;也見過剛進入婚姻一兩年的女性,發現伴侶真實的樣子不如婚前短暫接觸時的那般理想,她在關係中被磨得愈來愈不像自己,卻不敢輕易作出改變,因為太害怕被冠上「失敗」這樣的形容詞,在晤談中她就像是灰姑娘身旁的姊姊,努力把自己的腳塞進不屬於自己的玻璃鞋,忍受著挫敗的痛苦。
「選擇不離婚」也需要獨立,需要學會「在關係中獨立」,放下自己對伴侶的依賴與期待,學會讓彼此像兩個部分相交集的圓,創造並珍惜彼此共同交集,同時也接受對方只能夠或只願意和自己有一點點交集,而把自己的心力花投入於彼此不相交,只屬於妳自己的人生。
很多人在「我們」之中就遺忘了「我」,所以當伴侶選擇的生活方式和「我」差異太大,自己就不知道怎麼生活了。
許多面臨離婚或是已經離婚的女性,在晤談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「重新孕育出對自己人生的想像」,不管是選擇和伴侶走下去或離開這段關係,要開始能打開心中的眼睛,願意想像自己未來想要的樣子,然後才能投身去改變,讓自己接近想要的生活。
而重新孕育出對自己想像這個過程或長或短因人而異,就好比這篇文章一開頭的女主角,她在30歲時沒有辦法選擇離開,卻在接近50歲的某一天,機緣巧合下,突然覺得自己可以思考未來了,於是她能夠放下關係往前走。
正在閱讀文章的妳,也許正在關係中受苦,猶豫著是否要離開,很擔心自己會做出錯誤的決定,如果試著把焦點從「最後決定」中移開,放回自己身上,好好照顧自己,讓自己放鬆一下,輕輕地往心底探問「妳想要什麼樣的自己?想要什麼樣的生活?」,這些美好的想像有哪一些是妳現在就可以動手去做的呢?
也許妳想要生活,跟對方要不要改變一點關係也沒有,又或許那些建立在伴侶身上的期待是共同生活後逐漸建構出來的,妳一個人生活不見得需要,有緣份兩個人一起跳舞的話很開心,但一個人跳舞也很美好,好好面對自己的生活,負起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且快樂的責任,也許那「最後決定」會在妳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浮現。
本文轉載自《心理師與女人聊心室》,原文為:結婚第1年就後悔,50歲才離婚會太遲嗎?心理師建議:選擇「離婚」最好的時機點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