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「政策永遠趕不上老化」基隆社會處前處長:基隆的老化速度比想像中快太多...

基隆獨居老人,太平青鳥阿嬤。 圖/記者胡經周攝影
基隆獨居老人,太平青鳥阿嬤。 圖/記者胡經周攝影

「人老屋老城市老」,是基隆 二○一八年首次辦「城市高齡論壇」的主標題,七個字勾畫出台灣許多早期開發城市的畫面——老人住老屋裡,出門還常卡在老舊城市的建築與道路規畫,寸步難行。

「我來基隆七年,老化速度愈來愈快,老很中性,不見得是好或壞,但速度真的很快。」基隆社會處前處長吳挺鋒意識到,政策和行政更新速度遠跟不上人口老化,提及高齡獨居總有些急迫感,因而也連五年辦了高齡論壇。

基隆長大的吳挺鋒說,基隆的年輕人工作多在雙北,早上出門晚上回家,即便在雙北成家,也是卅分鐘車程就能回老家。真正困難的是南部鄉鎮、東部偏鄉,甚至離島,孩子長大後離家求學工作,一個月回家不到一次,「那是實質長距離的分離」。

國內獨居老人 受到重視起於早期有老人在家中過世無人聞問,因此多強調預防孤獨死。吳挺鋒強調獨居不等於孤獨,許多長輩即便獨居,仍然很活躍,對這樣的長輩,過度關懷反而是打擾。

於是基隆社會處趁著前兩年疫情緊張而口罩正缺時,透過為不方便出門的長輩發口罩,找出真正需要關懷的獨居老人,「服務資源有限,要精準篩出有效分級。」吳挺鋒說,基隆市針對列冊的獨老 做分級服務,也為大約九成的健康長者創造各式各樣的社會參與條件,例如基隆市的公車,滿六十五歲以上就可以無限次數搭乘,鼓勵長輩出門。

至於基隆市一直為人詬病的平地狹小又缺少無障礙規畫,導致長者行動不易又該怎解?吳挺鋒的回應保守卻也實際,「這個很難速成。」基隆的危機,勢必給新市長謝國樑帶來挑戰。

│「老後獨居」系列延伸閱讀↓↓↓

更多新聞報導

獨老 獨居老人 基隆 無障礙空間

放眼望去不是階梯就是狹窄巷弄,卻是基隆獨居老人的唯一道路...

獨居不孤單!基隆「老來伴計畫」讓陪伴員把愛送進家裡去

延伸閱讀

「獨生女兒不婚,我死了也無法安心!」 網勸:結婚≠不孤單,人生風雨都是另一半帶來的

未來高齡獨居勢不可擋!直擊全台「最孤老」5縣市

為什麼會「孤老」?單身或跟子女鬧不合?5位獨居老人的真實告白...

老後究竟要跟子女同居還是分開住?一解高齡孤老危機!

相關文章

歲末送關懷!企業帶動社會責任,為偏鄉長者注入愛與希望

全台最平價 VS 最高價「養生村」比一比!最低1萬起入住,條件公開

樂活退休不只靠錢!健康擺第一,打造精彩晚年必備4件事

年輕時疏於保養,老後身體來討債…每個人都要提早準備「健康活百年」

2025超高齡社會「8項預言全實現」專家直言:少子化比想像更嚴重

失智長輩過年怎麼辦?6招照顧心法讓全家團圓更溫馨

熱門文章

20年不上班,資產竟然變多?他靠「買後不理」提早退休:還賺到健康

喝到毒開水!保溫瓶怎麼洗?「這材質」保溫瓶洗錯易釋放毒性

養生村住不下去!退休教授夫婦試住一個月竟逃回家…高齡友善宅怎麼找?

全台最平價 VS 最高價「養生村」比一比!最低1萬起入住,條件公開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