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不敢在別人面前選自己喜歡的蛋糕,竟能看出童年 心理創傷 ?就算童年充滿創傷,仍然可以選擇人生。只要遵循六個人類共通的「心理規律」,覺察自己想被愛的渴望,就能實現幸福。《父母不能選擇,但人生可以》精彩試閱:
原生家庭,左右著你的人生
我們無法決定自己出生在什麽樣家庭,擁有什麽樣父母。可以說,只能接受命運 安排。
一般很少有人會意識到,這種命運會如何影響自己的人生,並且決定我們的價値觀。除非你遭遇過很多困境,否則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自己的人生一直都是自由的,之後也會有很多選擇,沒必要深思自己的命運。
可是,世上也有一些人,他們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命運。譬如有些人出生在爭吵不斷的家庭裡,他們常會有這樣的念頭:「如果我不是生在這種家庭……」。他們總是念想著那些自己無法選擇的幸福,覺得不管做什麽都改變不了自己的人生,對自己的命運感到沮喪。
因為依附理論(Attachment)而聞名的精神科醫師約翰.鮑比(John Bowlby,1907-1990)在二次大戰期間,針對生活在某機構裡的一群孤兒進行心理成長研究,開創了名為「內在運作模式」(IWM [internal working model])的理論。這個研究表明:一個人從嬰兒時期開始,被什麼樣的母親養育(或者其他主要養育者),他們的親子關係是好是壞,都將對那個孩子將來的人生產生決定性的影響。
這個理論在心理學界廣為人知、並普遍被探討。但談到所謂的影響,究竟到什麼程度、具體內容是什麽,研究者們的意見可說莫衷一是。
其實,探討這個問題的人/學者,其本身的幼兒期體驗,會影響觀察「命運與自由」的角度。被一個健全的母親(照顧者)養育,生長在一個普通、幸福家庭裡的孩子,他們對命運的預期範圍比較小,對自己自由選擇的預期範圍比較大。相對地,若孩子是被一個有問題的母親(照顧者)撫養長大,甚至被虐待,他們會覺得命運已被家庭決定,人生的大部分都是由命運操縱,幾乎沒有自由選擇的空間。
因此可說,根據每個人的兒時體驗,理解命運的方式會有一些差異。不管是一帆風順,沒有大災大難的人生,還是困難重重的不幸人生,命運的確有部分的必然性。但我們也可以這麽認為:「因為看到現在的自己,才有勇氣去追求明天百分百的自由。」
編輯推薦》選一塊蛋糕,看出童年心理創傷?壓抑「渴望被愛」的本能,傷口永遠在淌血…:https://reurl.cc/xvAbqV
你的人生將有什麼樣的發展,取決於你的內心。發自內心想有所作為的人,他們會積極行動、工作,這些積累會變成他的人生。如果「心」能自由選擇,命運與否當然就不那麼重要,你的人生就是自由的。
相反地,若你的內心存在若干「必然」,也就是想法被束縛了,那麽命運的影響範圍就會變大,人生當然也就較為受限(不自由)。這種自由與必然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,對將創造什麼樣人生,有著決定性的影響。我們的內心的運作,則受到必然性絕大的影響。接下來,我們將探討這個規律。
譬如有一天,你被公司同事稱讚,說你很能幹,我想你一定很高興。所以,「被別人表揚 ↓ 感到高興」,我們可以理解它是一個心理規律。可是這個規律並非適用所有人。實際上,根據臨床經驗,我個人認為這個規律只適用於百分之九十的人。
剩下的百分之十不但不會因為被稱讚而高興,反而會感到警惕、緊張。譬如:「突然被別人稱讚,總覺得有點奇怪,那個人一定是有什麽目的」。「被別人稱讚 ↓ 感到高興」,這個規律並非百分之百適用於所有人,所以不能稱其為「心理規律」。
不過,若我們把約翰.鮑比的內在運作模式(IWM理論)加進這兩個情境,就會變成:「由正常母親/照顧者養育,生長在一個普通的幸福家庭裡的孩子來說,被別人稱讚 ↓ 感到高興」;以及相對的「被一個有問題的母親/照顧者養大的、甚至受虐的人來說,被別人稱讚 ↓ 感到警惕」這兩個描述。這樣一來,就成為一個可以適應所有人的「心理規律」了。
心理學是探討所謂「心理規律」的一門學問。但是它很難像物理學一樣適用萬物。物理學的定律是絕對的。所謂的「絕對」是指,它可以預測未來。
在地球上的你,向高空拋出一個球,那個球就會根據牛頓重力定律,先上揚、再隨著拋物線的走向掉下來,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,也是可以預測的規律。你的智慧型手機裡的GPS,之所以可以傳達給你正確的位置和時間,同樣也是因為這個規律,就算是明天、後天也不會改變。
所以,手機可以遵循你的時間安排,帶你去想去的地方。按照力學定律,行星和太空船會動;按照電磁氣學定律,可以發動馬達,使用汽車和電車,這些事都不會改變。化學反應也按物理學的定律運作。
換句話說,細胞在人體內發生的各種物質代謝、荷爾蒙分泌,都不可能排除物理學定律。生命不會、也不可能違反物理定律。若不到進入量子力學的領域,那麼能夠掌握「現在」,就可以從某個面向推測「未來」、甚至進行決策。這就是物理定律的絕對性。
那麽,我們大腦裡的思考與感情又是怎麽回事?
大腦科學已經證明,這些活動都由我們神經細胞的運作支撐。神經細胞的活動當然也基於物理定律,不會出現例外。以此類推,或許我們的「心」也一樣。因此,只要我們知道「心」開始運作時會是什麼樣的狀態,就能夠推測未來我們的內心會如何發展。這是命運的必然性,自由,毫無餘地可言。
本書中,我們將探討一個人,從出生到死亡,整個人生的心理成長過程。每個階段都有已被注定,無法改變的心理規律。譬如:我們的心理從學齡期到靑春期有一個成長過程,順序無法改變。但若單就學齡期或靑春期看,會發現似乎每個階段都有內心層面上不被侷限的範圍。這麽說起來,成長的基本流程雖然不可能變更,但我們仍可以在每個階段的細節層面上享有選擇的自由。
作為心理學家,我能掌握人們按照心理規律活動的部分,因為這是無法改變的,所以也可以預測未來。我會在一邊介紹、驗證的同時,與大家一同探討內心自由和必然性各自所佔的範圍。
人生到底有多少必然?哪裡開始才是自由?憑自己的力量,是否能改變本以為不能改變的命運?
所謂的改變命運、獲得自由,是指改變以往的人生觀、也就是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。思考是指,反思自己以往的思考模式,最終就可以超越必然性。我曾目睹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許多次。只要你覺悟到自己的出生環境和父母給你帶來的影響,就一定可以突破必然性。
我接下來會把兩種命運─出生在普通家庭的人,與曾受虐、生長在不那麼普通的家庭的人─放在兩個端點,並藉此探討人生的自由與必然,以及什麼才是人們所追求的幸福。
本文摘自《父母不能選擇,但人生可以:走出家庭的傷,從認識自己的依附關係開始》,2024/09/19心靈工坊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》https://bit.ly/44stv2z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》https://lin.ee/G39vhV9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