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回家發現父母容易失眠、沒食慾?當心非老化!而是孤獨引發憂鬱症...

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暨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說明,年長者特別容易感到孤獨的原因包含隨著年齡增長,身旁親友陸續過世,社交系統減少;身體狀況較不佳,影響活動力及參與事物的機會。 圖/健康醫療網
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暨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說明,年長者特別容易感到孤獨的原因包含隨著年齡增長,身旁親友陸續過世,社交系統減少;身體狀況較不佳,影響活動力及參與事物的機會。 圖/健康醫療網

長輩們多期盼在異鄉的孩子孫子回家團聚,然而回家陪伴年長者時,除了關照其身體健康狀況,要注意其心理狀態及有無孤獨 感!根據一份2021年1月發布於《柳葉刀精神病學期刊》的研究指出,孤獨會增加憂鬱症 狀的顯現。

年長者感孤獨 恐導致疾病惡化

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暨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黃宗正說明,年長者特別容易感到孤獨的原因包含隨著年齡增長,身旁親友陸續過世,社交系統減少;身體狀況較不佳,影響活動力及參與事物的機會。

黃宗正主任說,孤獨是惡化許多身心的因素,例如導致血壓升高、引發心血管疾病,會造成失眠,生活品質及認知變差,這些因素也會使孤獨變得更嚴重,是雙向影響的,建議周遭的人對身旁長者可以多點警覺及關懷,察覺對方活動是否變得侷限、或漸漸退出社交圈。

孤獨銀髮族  6症狀恐是憂鬱傾向

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,許多研究均已證實孤獨與憂鬱症的發生有高度相關。高齡者病痛多,常誤以為心情不好是正常的,又症狀是漸進發生,如出現以下現象時,有可能有憂鬱傾向,須求助專業:1.常抱怨身體疼痛,易出現失眠;2.悶悶不樂看什麼都不順眼,常常生氣;3.對原來有興趣的活動失去興趣;4.易忘東忘西,注意力不集中;5.沒食慾,體重快速減輕;6.感到悲觀,甚至不想活了。

預防孤獨 從3面向著手

黃宗正主任指出,預防孤獨的方式可從身體、心理及人際三個面向來處理,如身體狀況不好便積極治療,多外出運動曬太陽,參與一些運動團體,讓自己保持活動量;心理上則減少對他人的依賴,加強認知功能 的訓練,保持頭腦靈活;與他人互動不間斷,鼓勵可參與學習性的活動、讓自己快樂或支持性的活動,像投入志工 活動。

黃宗正提醒,快樂幸福的關鍵其實是要擁有愛與信任的關係,可保持至少三位是你願意聊心事的好友。

本文轉載自《健康醫療網》,原文為:長輩太孤獨恐罹憂鬱、疾病惡化 「1動作」可幫助預防

更多新聞報導

孤獨 銀髮族 憂鬱症 認知功能 志工

健康醫療網

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、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,致力於提供最專業、最即時、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。 廣邀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,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,希望透過網路社群平台,凝聚力量幫助弱勢族群,更期許藉由此媒體發聲,讓愛心遠佈、善盡社會責任。

僅1成願意對外求助...憂鬱症就醫率太低,恐造增加衰弱死亡風險

秋分=「養生」關鍵節氣!當令食材怎麼挑?怎麼煮?

延伸閱讀

血液「太油」出現乳糜血!對身體有什麼影響?可以如何改善?

自私的人都睡很少?!研究:少睡1小時就不想幫助人!

確診昏迷隔天病逝!疫情新病毒來襲,藥師公會建議家中必備「3機6藥」

「我幫您領到畢業證書了!」70歲阿嬤圓夢上大學,卻在畢業典禮前離世....

相關文章

「是她勾引我」侵犯女商人卻喊冤!犯罪心理學家嘆:對監獄矯正成效打問號

過世父母飛回來看孩子!她噴淚拿照片作證:不是夢是真的

車禍殞命「頭臉摔碎」…遺體修復師1叮嚀,讓她以昔日容顏道別家人

老婆想要獨立房間=有外遇?老公不滿:對你那麼好,以後還得了

鋼鐵單親媽被癌症擊垮!生命最後竟是無血緣關係的「她」一路守候

順比孝更難!母親作息日夜顛倒、甚至干擾鄰居...,我下班後卻要「加班」照顧母親,心酸誰懂

熱門文章

怎麼減都沒效?中年發福全因「脂肪在吵架」醫曝最新減重趨勢

常頭痛是警訊!「癌王」肺癌容易轉移,5部位不適速就醫

這樣睡超傷身!「睡錯姿勢」當心傷脊椎、得青光眼

90%的人都做錯!浴室濕氣重「開窗or開換氣扇」,專家建議這樣做

udn討論區
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