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疫情延燒也增加心理憂鬱!「10招放心法」讓疫下生活更安心

大環境的變動造成人心慌慌,平時可於日常生活中進行相關的嘗試與練習,減少因疫情而帶來的心理壓力。 圖/freepik
大環境的變動造成人心慌慌,平時可於日常生活中進行相關的嘗試與練習,減少因疫情而帶來的心理壓力。 圖/freepik

確診數目屢創新高,與病毒共存時代正式來臨?您的心情是害怕?恐懼?焦慮 ?還是忐忑不安呢?疫情影響了我們的日常,但我們可以減少內心的波動。

十招「放心」法 生活更安心

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江依潔為讓民眾在疫情期間,能穩定生活與情緒 ,提出十招建議:

一、改變習慣:檢視自己的環境,更動過去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,著手將自己可以執行的防疫步驟習慣在日常生活中,重建生活習慣。

二、重點整理:只注意與自身相關的重要訊息,消化並簡單明瞭的給自己一個重點結語。內心接收外界訊息並整理後:我確實了解與自身有關之防疫政策,並確實制定自己可遵守執行策略。

三、動腦思考:現今資訊超載,真假訊息流竄,留意並動腦思考;減少接收任何來源的雜亂資訊,適時打斷自己,切勿逗留在資訊海。

四、互相信賴:信任身旁親近的人,減少獵物,相信身旁的人也會盡力做好防疫,當看到不足處,以溫柔、耐心的提醒替代責罵。

五、接納情緒:接納情緒,情緒無對錯,情緒可能以各種情況來表徵,專注當下身體感受並學會覺察,並標記情緒。

六、替代行為:當感到焦慮、緊張、憤怒等負面情緒時,試著做自己喜歡的事,一來打發時間,二來所產生的正面感覺可以替代原本的負面感覺;另外,找一個安靜、舒服的空間,好好呼吸!感受氣息間緊、鬆的放鬆感!

七、安全堡壘:建造內心安全堡壘,安全堡壘可以是人物地,如:親密他人、小物品、家、自己房間等,告訴自己在安全堡壘內我是安全的,可以將擔心、焦慮都在這安全堡壘內宣洩和述說,安全堡壘陪伴並支持我。

八、心心連結:減少人與人的連結,但增加心與心的連結,利用通訊軟體代替實體聚會,心是一體的,增加同在感與被支持感,減少孤軍奮戰的感覺。

九、期待光明:灌注自己及他人希望,防疫視同作戰,相信政府及第一線工作人員,並照顧好自己,風雨會過去,陽光就要到來。

十、自我鼓勵:跟自己說聲辛苦了,覺得防疫工作累了的時候、煩的時候等,給自己一個微笑,鼓勵及肯定自己的努力,自己是防疫不可或缺的一環,我是棒的,有價值的。

壓力無法紓解 及時就醫「1925」尋求協助

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院長藍祚鴻表示,大環境的變動造成人心慌慌,平時可於日常生活中進行相關的嘗試與練習,減少因疫情而帶來的心理壓力,倘若仍無法降低內心的不安,亦感覺該負面感受已影響到日常生活,建議至身心科門診就醫,然而,在疫情當道,如不便至醫院就醫,可撥打「1925」諮詢專線尋求協助。

本文轉載自《健康醫療網》

更多新聞報導

心理健康 焦慮 情緒 自我價值

健康醫療網

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、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,致力於提供最專業、最即時、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。 廣邀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,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,希望透過網路社群平台,凝聚力量幫助弱勢族群,更期許藉由此媒體發聲,讓愛心遠佈、善盡社會責任。

防疫食補超簡單!「4類食物」讓病毒不易生存

別以為打過疫苗就安全,自體免疫力才是健康王道

延伸閱讀

睡前穴道按摩助好眠,小心做錯「一動作」立刻反效果!

總擔心家人染疫?別忘記先照顧好自己!立即檢測「十大壓力徵兆」

北海岸追日落/不用人擠人,捕捉台灣最美夕陽!

懶人包分享/居家隔離「食材、物品」怎麼準備才安心?

相關文章

「是她勾引我」侵犯女商人卻喊冤!犯罪心理學家嘆:對監獄矯正成效打問號

過世父母飛回來看孩子!她噴淚拿照片作證:不是夢是真的

車禍殞命「頭臉摔碎」…遺體修復師1叮嚀,讓她以昔日容顏道別家人

老婆想要獨立房間=有外遇?老公不滿:對你那麼好,以後還得了

鋼鐵單親媽被癌症擊垮!生命最後竟是無血緣關係的「她」一路守候

順比孝更難!母親作息日夜顛倒、甚至干擾鄰居...,我下班後卻要「加班」照顧母親,心酸誰懂

熱門文章

怎麼減都沒效?中年發福全因「脂肪在吵架」醫曝最新減重趨勢

養生村養老好心動?專家揭「不能說的秘密」,4大重點付費前避雷

90%的人都做錯!浴室濕氣重「開窗or開換氣扇」,專家建議這樣做

武財神生日到!這天求財最靈驗「4職業」拜完財源滾滾 謝沅瑾加碼催財秘招

udn討論區
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