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「7原因」害女生容易罹癌!醫揭抗癌關鍵:疫苗+篩檢揪出超惡癌症

哪種性別容易得癌症?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根據最新資料,整理出近年女性比男性更易罹癌的7大原因。 示意圖/Shutterstock
哪種性別容易得癌症?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根據最新資料,整理出近年女性比男性更易罹癌的7大原因。 示意圖/Shutterstock

近十年,全球 「50歲以下的女性癌症 確診人數」一路上升,甚至超過同齡男性!

美國全人群資料顯示:

- <50歲女性整體癌症發病率為男性的1.82倍

- 2002年僅為1.51倍,差距持續擴大

Younger women (younger than 50 years) have an 82% higher incidence ratethan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(141.1 vs. 77.4 per 100,000), up from 51% in 2002

https://acsjournals.onlinelibrary.wiley.com/....../caa......

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

科學家是這樣說的:7個「幕後推手」

1.初經愈早,雌激素暴露愈久

- 女生如果很早就來月經,

- 身體要面對的「荷爾蒙衝擊」次數變多,乳腺細胞更容易出錯

- 一項2024年孟德爾隨機化研究證實:晚一年月經初潮,成年後乳癌 風險更低

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8947899/

2.肥胖&少運動 =大腸癌年輕化加速器

- 多餘脂肪,不只囤在肚子,

- 還會引發身體反覆發炎、干擾腸道菌,

- 讓大腸癌提早報到

2024年研究指出,肥胖已被列為「早發性大腸癌」的明確危險因子。

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8764574/

3.超加工食品:吃起來方便,風險跟著上升

- 速食、含糖飲料、加工肉……

2024年BMJ的綜合回顧顯示,超加工飲食與多種癌症(包含乳癌、腦癌)呈正相關!

研究人員分析近990萬人,超加工食品32項健康不良結局呈正相關,包括多種癌症(乳癌、腦腫瘤等)

另一個研究顯示:

- 每日加工肉攝取與乳癌風險會↑6%

- 大腸癌也會↑18%

- 紅+加工肉與多癌種風險皆呈正向關係

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8418082/

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4455534/

編輯推薦》每四位女性就有一位得癌症!醫點名「三大常見婦癌」這樣預防:https://reurl.cc/LaOvg3

4.「永久化學物」PFAS潛伏在空氣與水中

- 最新系統綜述指出,PFAS與甲狀腺癌、乳癌、腎癌風險攀升有關

- 這些化學物在體內存留時間長,難以分解。

針對24項觀察研究進行統合,結果再次確認PFAS與甲狀腺癌呈正相關(RR≈1.28),並指出女性風險較高。

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9636584/

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9672496/

5.抽不抽菸?肺癌性別差距在翻轉

- 有些國家女性戒菸較晚,結果2021年女性肺癌發生率已超過男性

2024年丹麥全國資料顯示,女性40–50歲族群成為增幅最快的一群。研究人員分析40個高收入國家(包含丹麥、荷蘭、德國等),

- 丹麥45-49歲組IRR由0.7升至1.5,顯示肺癌多國已出現「女高於男」現象。

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8946288/

6.HPV疫苗=子宮頸癌剋星

- 追蹤10多年的臨床試驗告訴我們:

- 接種四價HPV疫苗可大幅降低癌前病變與癌症風險,

- 而且保護力持久。

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6916016/

7.篩查科技進步,提早抓到早期病灶

- 最新決策分析建議,乳房X光檢查可從40歲開始就獲益;

- 早期發現往往代表治癒率大增。

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8718151/

妳的自我保護有4招

1.動起來: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,控制體脂

2.吃真食物:多吃 蔬果、全穀、豆魚蛋;少加工、減少含糖飲品

3.遠離菸酒&減少含糖飲品:雙管齊下保護肺與肝

4.疫苗+定期篩查:子宮頸疫苗(HPV)、B肝/ C肝疫苗要打滿;依年齡做乳房、大腸癌等檢查。

圖/黃軒醫師
圖/黃軒醫師

本文轉載自《黃軒 醫師FB粉絲團》,原文為:為何近年女生更容易罹癌?

🍊點我加入橘世代FB粉專,一起展開人生新風景
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立即了解》請點我
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領取折扣》請點我

更多新聞報導

罹癌 癌症 黃軒 乳癌 運動

黃軒醫師

黃軒醫師 醫學博士。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12屆(2012)大學傑出校友。 是一名重症醫療專業醫師,是一名古文詩賦愛好者,是一名專欄作家。 著有《肺癌診治照護指南》、《生命在呼吸之間:胸腔科病房的真情故事》、《因為愛,讓他好好走》、《還有心跳怎會死?:重症醫師揭開死前N種徵兆》。

為何打疫苗仍確診新冠?喝清冠一號才有效?中醫師解答

預估新冠6月底達高峰、單週破20萬就診!3大族群避免重症這樣做

延伸閱讀

年過四十有感:你的人生不必設限,但也無須執著於「超越不可能」

吃一口飯大吐血!送醫驚見「食道像水管脆弱」4徵兆揪出肝硬化元凶

保障超過300種疾病、患病立刻理賠!「重大傷病險」該買嗎? 這件事不可不知

預售屋工程款繳不出怎麼辦?專家揭3種下場+自救攻略:避免錢房兩失

相關文章

姿勢錯誤身體壓力狂增6倍!站姿、坐姿、走路標準全圖解,預防腰痛必看

嘴裡1變化全身都發炎?醫:連大腦也中標!6招防中風失智危機

發生車禍幾小時後才肚子痛?5種「突發腹痛」揭密:嚴重恐休克

比二手菸更毒!「移動污染源」就在你身邊,環保署:「這1廢氣」恐成隱形殺手!

每天走8,000步比10,000步更健康!這「4大健康效益」必知:驚人效果曝光

預估新冠6月底達高峰、單週破20萬就診!3大族群避免重症這樣做

熱門文章

你喝的不是水,是塑膠!「這6種習慣」讓你吃下超多塑膠微粒

長照需求太燒錢!申請「照服員補助」政府幫你出錢,最高每年可領12萬

吃一口飯大吐血!送醫驚見「食道像水管脆弱」4徵兆揪出肝硬化元凶

出國買免稅品注意!忽略1件事「9成戰利品全充公」2025入境台灣申報須知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