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沒有量血壓的習慣?當心沉默殺手偷偷找上門!

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林彥宏(右)提醒,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。 圖/記者許政榆攝影
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林彥宏(右)提醒,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。 圖/記者許政榆攝影

台灣高血壓 盛行率達26.8%,推估529萬人罹患高血壓,加上高血壓初期無症狀,國健署調查,20歲以上國人高血壓自知率僅67.9%,代表「3成成年人不自知高血壓找上身」,影響血壓管理的4大障礙,包括誤認「老人才有高血壓,年輕人不用量」、「就診或不舒服才量」、「無症狀不用定期量」、「血壓計選擇及測量認知不足」。

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說,高血壓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子,像腦中風、眼部病變、心血管疾病、慢性腎病等,粗估1年有4.2萬人因此過世。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胡怡君說,高血壓在十大死因 排行中,3年內從第8名攀升至第6名,是沉默殺手之一,多數年輕人以為高血壓「與我無關」,都是「被診斷」才知疾病找上身。

「白袍症候群」也影響血壓數值,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、台大醫院心臟內科 教授林彥宏表示,一名40多歲女性診間測血壓高達160mmHg,使得每次開藥劑量過多,服藥後常頭暈,透過「居家血壓722」,才調整用藥改善症狀。現在市售電子血壓計準確度高、價格平實,提醒民眾不要等3個月回診時才量血壓。

台灣高血壓學會、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最新「2022台灣高血壓指引」,建議民眾以「居家血壓」量測取代「診間血壓」量測作為高血壓診斷,並搭配「722」原則,「7」連續7天量測、「2」早上起床後及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、「2」每次量兩遍,取其平均值,做好血壓管理。正常血壓值應小於120/80mmHg,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,定期且長期監測血壓值。

更多新聞報導

保健 高血壓 十大死因 心臟內科

樂齡族的力量訓練示範!活動自如不跌倒、情緒穩定、日日好眠

「婚後房價大漲,但我們決定離婚了!」房產可以怎麼分?房租收入也算婚後財產嗎?

延伸閱讀

老年人才有高血壓,年輕人不用量?全民必學「量血壓722原則」

大寒遇過年養生旺運 別輕信「過年不吃藥」習俗

鬧鐘一個叫不醒?設整排鬧鐘, 恐導致腦霧、慢性病惡化!4方法自然醒超簡單

高血壓能泡湯?醫師親曝3種狀況泡溫泉「先不要」!

相關文章

氣切臥床24年,竟罹患子宮頸癌!無法手術如何治療?

止汗劑挑戰奪命!體香劑除味很傷身?醫:治標不治本

不常運動照樣長壽?多做2件事健康活到老

眼科醫師都不做近視雷射?背後5大真相近視族必知

牙膏含鉛恐中毒?譚敦慈揭選牙膏、潔牙秘訣:刷牙前必做這1事

你也有這些如廁壞習慣?醫師揭女性排尿NG動作,恐害膀胱變弱

熱門文章

眼科醫師都不做近視雷射?背後5大真相近視族必知

從頭髮看出你的壽命!醫揭「1線索」:全身細胞都老化

桃機隱藏貴賓室,0元就能享受!2025桃機貴賓室懶人包,出國別錯過

隔夜飯會致癌嗎?營養師揭:「這2種食物」要注意

udn討論區
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