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出去玩暈車藥怎麼吃才有用?成分有哪些?除了吃藥還可以如何防暈車?

不少民眾怕暈車掃興先吃暈車藥,東莨菪鹼、抗組織胺是目前最常用的藥物。 圖/聯合報資料照片
不少民眾怕暈車掃興先吃暈車藥,東莨菪鹼、抗組織胺是目前最常用的藥物。 圖/聯合報資料照片

出外旅遊為的是放鬆心情,若遇上暈車 暈機或暈船,可就煞風景了。不少人會吃暈車藥,以免長時間搭車、搭船頭暈、噁心想吐,但暈車藥並非人人都適用,服用前也需多留意,確保安全和效果。
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劑科總藥師鄭詠安說,若搭乘交通工具時出現暈眩、噁心想吐等症狀,可統稱為「動暈症」,好發於6至12歲兒童、孕婦及有偏頭痛的患者。發生原因則是因平衡器官視覺、內耳前庭與視覺對自身狀態感受不一致所致。

目前最常用的暈車藥物 有兩種,旅行前可諮詢醫師或藥師,選擇適合的藥物使用:

1.副交感神經 阻斷劑scopolamine(東莨菪鹼)

使用方式:常見為1毫克貼片,搭乘交通工具前4小時至12小時貼於耳後,藥效可持續72小時,若有需要72小時後可換新貼片。

常見副作用:鎮靜、眼睛、口腔黏膜乾燥,長輩還須小心可能出現尿液滯留。若是貼布劑型,皮膚較敏感的人可能會有接觸性皮膚炎,狹角性青光眼患者避免使用。

2.抗組織胺

使用方式:抗組織胺分為兩代,可預防動暈症的是第一代抗組織胺,常用成分為dimenhydrinate、meclizine、diphenhydramine、chlorpheniramine、cyclizine與cinnarizine口服藥。

搭乘交通工具前30分鐘至1小時服用,若有需要,6至8小時可再服用一次。meclizine藥效較長,通常1天只需要服用1次。

常見副作用:易引起嗜睡、精神不濟,若有操作危險器具或開車、騎車應盡量避免。

由於抗組織胺也是感冒藥常見成分,食藥署提醒,使用暈車藥時,不可自行併用感冒藥,以免過量。此外,東莨菪鹼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,若併用鎮靜劑、安眠藥,可能會加重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。

除了避免藥物交互作用,5種族群也不宜自己買暈車藥來吃,包括兒童、孕婦,以及有氣喘、青光眼或攝護腺肥大等慢性病病人,使用先應先經醫師評估並遵醫囑使用。

要避免暈車,除了吃藥,還有4撇步:

1.長時間搭乘交通工具前應睡眠充足,攝取清淡飲食

2.選擇較舒適的座位,例如前座

3.車內應保持空氣流通

4.儘量不在搖晃顛簸的車上或船上閱讀、使用手機

更多新聞報導

抗組織胺 副交感神經 暈車 旅遊安全 藥物

「心碎」真的是一種病!除了心肌梗塞「章魚壺心肌症」發作也恐猝死

媽跌倒後不敢走動 該如何幫她?

延伸閱讀

相關文章

從頭髮看出你的壽命!醫揭「1線索」:全身細胞都老化

雙手藏460萬隻細菌!醫授「這樣洗」60秒才有效

大腦也要洗澡?醫曝「這樣運動」不必爆汗也能排毒防失智

常喝4種飲料=癌細胞全下肚!「這款」看似健康卻會誘發食道癌

男性1習慣注定短命!專家建議4招減壓救命

喝水也胖?她「9個月瘦18公斤」,醫授不痛苦變瘦秘訣

熱門文章

常喝4種飲料=癌細胞全下肚!「這款」看似健康卻會誘發食道癌

提早退休躺平!3方法用投資打造被動收入,花到95歲仍有錢

氣炸鍋少油就健康?4招避免吃下致癌物,2食物千萬別放!

退休後健保「必須依附子女」她疑惑:想當個自主老人不行嗎?

udn討論區
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