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肺炎 疫情逐漸趨緩,演員何如芸近期公開分享染疫第4天的病況,提到自己喉嚨如刀割、耳朵會嗡嗡作響、偶爾流鼻血、頭痛及倦怠感。據臨床統計來看,確診者較常出現上呼吸道、頭痛、疲勞等症狀,至於「耳朵會嗡嗡響」則是耳鳴 ,亦為內耳神經受到病毒破壞所引起。
病毒為好發耳鳴的因素 過去常見麻疹病毒引起
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 表示,臨床上新冠病毒直接破壞人體的嗅覺及味覺案例較多,但也可能會入侵內耳神經細胞造成耳鳴。
為什麼新冠病毒會引起耳鳴呢?李宏信醫師說明,主要是病毒破壞內耳神經造成,其實除了新冠病毒以外,一般感冒病毒也會造成破壞,嚴重者還可能導致暈眩式重聽。
針對有些確診者會抱怨,染疫期間「耳朵會嗡嗡響」,不舒服!耳鳴症狀甚至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,造成極大困擾;李宏信醫師指出,若內耳神經受到破壞,患者到醫院進行檢查,即使做了核磁共振、超音波、電腦斷層等,也是無法檢測出細小如鬃毛的神經受損的情況及問題。
針對耳鳴治療 用藥通常會注意3大面向
民眾普遍認為,神經一旦遭到破壞,就很難恢復;對此,李宏信醫師則分析,以現在醫學發達,其實只要讓神經點上營養劑,透過增進血液輸送進內耳,使神經因而恢復其功能,耳鳴問題是有辦法解決的。
關於臨床上面對耳鳴患者的藥物治療,李宏信醫師在開立藥物時,通常會注意3大面向,首先之藥物為避免讓血管收縮;再者讓血管保持擴張狀態;最後是讓血液增加流通。只要保持血管暢通,耐心使用藥物,讓營養可以送至內耳,促進內耳神經盡快恢復。
耳鳴患者多因血管出狀況 環境、受傷也是病因之一
由此可見,血液輸送功能在內耳神經上扮演重要的角色,李宏信醫師透露,耳鳴患者比例為中老年人占多數,長者隨著年齡增加,器官會老化,血管阻塞造成病變而引起發生症狀較多,若還長時間伴隨膽固醇、血脂肪高等問題,則血管壁破壞情形會更加嚴重,造成血流供給到內耳的營養越來越少,內耳營養不足,內耳神經也隨之萎縮退化而壞死。
李宏信醫師解釋,患者在壓力大、緊張、焦慮、睡眠不足的情況下,處於緊繃狀態,則血管會收縮,影響血液的供給導致神經退化萎縮,進而造成耳鳴。而有些病患在服用抗肺結核病、阿斯匹林、抗癌症等藥物時,則會因藥效引起破壞神經而產生耳鳴的副作用。
耳鳴治療只要配合醫囑 復原指日可待
好發耳鳴的因素除了上述外,李宏信醫師提醒,長期處於超過80分貝以上的噪音環境,耳朵功能會遭受破壞,因此如機場的工作人員、鐵工廠作業員等屬高危險族群,平時需要注意耳朵保護;而當遭遇車禍引發頭部外傷或被打巴掌時,這類則屬外傷型的耳鳴,是因受傷情況而導致。
最後,李宏信醫師補充,在治療耳鳴的療程上,一般都需要3至6個月,神經細胞復活增生的治療欲速則不達,患者只要遵從醫囑、耐心配合藥物治療,就會逐漸恢復。
本文轉載自《NOW健康》,原文為:新冠染疫耳朵嗡嗡響! 耳鼻喉科醫師分析耳鳴致病原因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