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多接近抗病毒植物,建構健康場域
● 植物的芬多精 有抑制細菌和病毒的效果
● 富含單寧酸的蔬果,可抑制新冠病毒
新冠疫情已邁入第三年,人們都盼望正常生活,不希望永遠戴口罩、無止境地打疫苗。該如何實行「抗病毒新生活」?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表示,應建構一個不讓病毒逗留的健康場域,把「整齊、清潔、簡單、樸素、迅速、確實」這12字箴言落實在室內環境,可透過擺放盆栽、茶飲、綠地散步,讓自己多接近能夠抗病毒的植物。
室內首重通風 手碰觸物件勤消毒
蘇大成指出,澳洲研究發現,在攝氏20度的環境中,病毒可在塑膠、不鏽鋼、玻璃及紙幣表面存活最長達28天,在棉製衣服表面也可以存活7天;目前全世界已有共識,呼吸液滴當中的病毒,也可能透過氣溶膠傳播。
基於上述病毒特性,蘇大成建議,室內防疫 首重通風,更應勤加清潔消毒公共場所中的固體表面,以及門把、扶手等手會觸碰的物件,也盡量減少環境中的塑膠、不鏽鋼、玻璃物品,避免使用紙幣。
植物是抗病毒生活不可或缺的好幫手,近年各國的研究證實,芬多精有抑制細菌和病毒的效果,包括呼吸道融合病毒、單純疱疹病毒。蘇大成的研究也證實,台灣最常見的榕樹、樟樹、玉蘭花樹、杉木、檜木、薄荷、蝴蝶蘭,都能釋放相當濃度的芬多精,不但能清淨空氣,還可以降體溫、抗發炎、紓解壓力。
芬多精能抗發炎 多做森林浴
蘇大成表示,樹木有引風的效果,可以增加對流,促進室內空氣汙染的排除、減少病毒細菌在室內逗留的時間。義大利研究證實,許多種芬多精可以阻止COVID-19病毒與人類細胞受體結合,建議多做森林浴、多種樹、多造林,作為對抗病毒傳播的策略。因此,若社區或住家附近有庭園、綠地,室外有樹木,室內窗台有植栽、盆栽,都是塑造抗病毒環境的加分項目。
人體外在環境顧好了,也要善用食材提升體內環境的抗病力。中研院的細胞實驗和動物實驗發現,薄荷和紫蘇 有抑制新冠病毒活性的效果。蘇大成研究也發現,植栽薄荷含有薄荷醇、薄荷酮、異薄荷酮、樟烯、檸檬烯等成分,可以改善空氣品質、降低心跳和血壓,調控自主神經,達到安定心臟及神經的功效。
薄荷、紫蘇茶飲 助抑制病毒
蘇大成表示,紫蘇和薄荷為容易取得的食材,適合製作茶飲,可取適量加開水泡茶喝,有助於抑制病毒。他就常隨身攜帶一個玻璃水壺,裡頭就是裝著白開水和薄荷葉。
蘇大成指出,中研院院士、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在2020年發表於《美國癌症研究雜誌》的研究證實,「單寧酸」有助於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,許多蔬果都富含單寧酸,例如芭樂、葡萄、香蕉、柿子等。菊花、九層塔、迷迭香、鼠尾草、花生、龍眼、荔枝等,也都是國際期刊細胞研究證實可抑制病毒的食物,可在飲食中均衡攝取。
有助抑制病毒的植物和食物
森林浴:平地的榕樹、樟樹、茄苳、台灣欒樹、肉桂樹、玉蘭花等常綠樹木,森林的杉木、檜木等
植栽或盆栽:蘭花、菊花、薄荷、迷迭香、鼠尾草、紫蘇等
蔬菜水果:紫蘇、芭樂、葡萄、香蕉、柿子、九層塔、花生、龍眼、荔枝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