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觀察到很多人退休之後都懶得動,也沒有什麼興趣可做,因此經常待在家裡,如果這樣形成習慣後,就會越來越不想動,不僅影響到身體的健康,其實更嚴重的是影響到心態的健康,以及社交的能力。
創作刺激「快樂多巴胺 」 迎真正放鬆
相反的我觀察那些積極樂觀,活得開心的人都會有一些特質,這些特質包括喜歡動手做,動手做的範圍很廣,無論是烹飪 、繪畫、寫作 、音樂創作,還是其他形式的藝術,也包括煮飯燒菜、做家事,整理衣物都是一種創作,我發現創作能賦予我們無盡的樂趣和激情,創作使人快樂。
像我喜歡寫作和油畫,當我動手去寫、去畫的時候,它讓我專注,讓我安定,同時在創作的過程當中就會產生快樂的多巴胺,這就是一種好的休閒。寫作的時候我會一直不斷整理我的思緒,讓我的思緒隨著鍵盤落下來。畫畫的時候我整個人進入畫面,原本的煩心瑣事好像都跟我隔絕了,幾個小時也不覺得累,而且當我在畫室創作並分享自己的作品時,會吸引同學的討論,這種社交互動讓我在精神上得到共鳴,很開心。
以前以為只有放空、旅遊、睡覺才叫休息,才能使人放輕鬆,後來才發現當心頭有事,頭腦不休息的時候,當下更焦慮。現在反而當我在創作時,頭腦是專注的,整個人是安定平靜的,心無旁鶩的做一件事,才是真正的放鬆。
編輯推薦》同事退休後老得快,一病倒就住院!她決心用7招打造樂活第三人生:不再焦慮了 :https://reurl.cc/advmAY
50歲後找回興趣 好奇心能活化腦袋
當我們沉浸在創作中,心靈的火花被點燃,創造力如泉湧般湧現,這種內心的喜悅讓我們忘卻時間,回歸到一種純粹的狀態。創作不僅使我感到活力四射,還驅動我想不斷探索新的可能性,持續保持積極的心態,尤其當作品完成時,不論是一道菜,一篇文章或是一張畫作,那種成果的呈現,就像專屬你自己的禮物,成就和喜悅感不可言喻。
50歲之後要慢慢的把興趣找回來,就算沒有的話也要試著去動手做些事,但不是幫小孩的事,是真正回歸自己內心想做的事。其實創作什麼不重要,重要的是要保有那種好奇心和動力。退休之後的創作可以很輕鬆,很隨意,也不見得要有什麼目的。主要是在生活中找一些小小樂趣,讓自己的腦袋活化,保有好奇心,想像力及動手的樂趣。
然而這些都只是從小時候的興趣去尋找,然後再度拾起練習而已,就發現心境不同了,學習的樂趣也不同。以前是為了課業,比賽或是才藝而學習,現在是為了樂趣而學習,自然沒有負擔,也透過創作真正享受了獨處的樂趣。創作的時候燃燒熱情,讓我們的精神集中,腦中的血清素增加,自然產生快樂感。
烹飪、織毛衣 創作從不設限
我之前因為工作是屬於「老外族」—老是吃外面。最近才發現了烹飪的樂趣,從現有的食材當中去做任何的組合與搭配,再配上自己一點點的巧思擺盤,讓烹飪擁有視覺與味覺的饗宴,覺得真是一種享受的創作。雖然自己還是處於初段班,但是任由自己點子實現就特別有成就感,更何況可以與家人分享,開心無比。
像我的乾媽80多歲獨居,除了喜歡烹飪與他人分享之外,她有一項很棒的技巧就是織毛衣,累積下來有好多很棒的作品,後來街坊鄰居以及一些大學生都跑來跟學她織毛衣,她沒收費,當作是回饋社會。乾媽藉著教學也結交了許多忘年之交,陪伴她老年的生活,她認為這項才藝給了她許多成就感和意義感。
在創作的當下,讓我覺得活著是一件美好的事,甚至連每天安排隔天的行程表,我都認為是一種創作,當你可以隨意去企劃明天的生活,你也在創作自己的人生。試想著安排朋友們聚餐活動,這中間從選餐廳,安排菜餚,聯絡溝通,最後呈現結果如我們所想,這也是創作的一種。
為了不老,我要繼續創作。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- 說沒幾句就吵架?丁 菱娟:夫妻溝通避免5種表達法,彼此尊重是關鍵
- 丁 菱娟專欄》中年最好的人際關係是「可以獨立,也可以靠近」…擁有距離反而更親密
- 丁 菱娟專欄》有時努力不一定能成功,但不敢冒險,一定無任何幸運可言!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》https://bit.ly/44stv2z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》https://lin.ee/G39vhV9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