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正的68歲媽媽,退休快8年,平時會買買股票賺買菜錢,最近卻聽了鄰居說,「投資某檔未上市股票,未來保證報酬率有30%。」讓阿正的媽媽也躍躍欲試,想從退休金 拿出100萬元加入。阿正聽完,立刻說「保證獲利30%,這根本是詐騙 吧!」,母子兩人為此大吵一架,阿正出於關心母親,卻引起反效果,到底要怎麼跟長輩溝通,才有效呢?
心理面+實務面 全面向解決父母退休擔憂
子女常常煩惱該如何建議父母,甚至協助他們做財務規畫,因為很多父母都不喜歡小孩插手管自己的財務。第一步建議從心理面的溝通開始,受限於傳統文化等限制,家庭中鮮少溝通彼此的財務狀況,都是爆發問題、出了事才知道對方的規畫不足或不恰當。
因此應該找機會,多與父母溝通財務議題,子女可以先分享一些自己的作法,或是就新聞事件與父母討論,藉此了解父母對財務規畫的看法在哪裡,找出他們關心、在意的點,將來進入實質討論或規畫時,才能對症下藥。
另外,針對父母的作法,子女不要帶著負面或批評的情緒看待,應該以中性、客觀的態度來觀察,若發現父母太偏激或風險太高,再從關心的適度引導他們做出符合自己屬性的配置。
老後投資必知的4件事
至於在工具的選擇上,因不想面臨過多的風險波動,年長者通常會挑保守的工具,例如定存 或保險為主。年長者在進行財務規畫、挑選金融工具時,應考量以下四件事:
1.投資的時間:請年長者評估想投資的時間。不同年齡層對短、中、長期的看法不同,因此建議要請長輩思考這筆錢要投入的時間是多久。
2.資金流動性與配置比例:知道投入的時間是多長後,再思考資金的流動性與配置比例,建議年長者不要重壓單一金融工具,且務必要握有一定比例的現金,保持資金的流動性與彈性。
3.投資工具的風險:不同金融工具有不同的風險,即便是最安全的定存,也可能會遇到通膨而呈現實質負利率,因此在年長者在配置前,一定要想清楚、了解自己可承受的風險,選擇的金融工具風險,切忌冒險得不償失。
4.投資一定有風險,勿聽信他人話術:年長者常常聽親友、聽鄰居、聽銷售人員的說,某個金融工具的報酬率表現超好超高,然後又能保本…但殊不知自己投入後,才驚覺不是這麼回事。
子女要提醒父母,「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」投資一定有風險,不可能同時有保本、高報酬等面面俱到的金融工具,做任何投資策略前,一定要停看聽、仔細了解內容,才不會後來發現「這跟自己想的不一樣」,最後老本有去無歸。
│更多精選推薦↓↓↓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