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了保險卻買錯「保障」?先搞懂常見「六大保險」再選擇怎麼買!
買保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從小到大,我們一定看過保險業務員拜訪家人、 親戚或鄰居,彷彿買保險是一件全民運動。別人都有買, 如果沒買是不是影響很大?其實保險的確有其重要性,台灣的保險普及率也算高, 但你知道嗎?許多人買到的可能都不是適合自己的保障!
我們先來釐清一下買保險的原意:
大家花點錢繳保費,讓保費聚集起來變成一份金錢後盾,等到繳費的人群中有人受傷出了事、生了重病,或是重大財產受損時,就給他一筆保險金,做為彌補並幫助他度過生活困境。換句話說,保險的原意是用自身能負擔的小錢,來守護生活中重要的人、事、物,讓家庭與生活不被重大風險給摧毀。
什麼是該注意的重大風險?人人須知的保險範圍與「人身保險」
金錢雖然也是我們想守護的重要資產,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已經擁有許多財富,而眼前的安穩生活卻是大家共同擁有且不想被擊垮的,因而就有了相對應的保險,也就是「人身保險」。像是生重病、受重傷、家庭中負責賺錢的人走了、家人不幸失能無法工作還需要別人照顧等等,這些都是人身保險的保障範圍。
以上列舉的危機都會面臨大筆支出,可能是幾十萬,也可能是數百萬,如果還在打拼,自然是沒有足夠的緊急預備金 可用。這時就只能利用人身保險來解決,當然前提是 要買對保單,規劃足夠的保險金額,如此一來風險才能順利被轉嫁,由保險金代替原本為了鞏固生活要存好的緊急預備金。
人身保險常見的六大保障與功用
雖說是六大保障,但也只是按照市面上的保單做個簡單劃分,事實上這說法會隨著商品變化而改變,也有的保險公司會合併某些保障,或是衍生更多保障。但無論如何,先從這角度去了解還是有助於快速弄懂複雜的保險商品。
1. 壽險:
原意是讓自身所愛的人,在失去自己的情況下,還能有一筆經濟後盾好繼續生活。通常家中的經濟支柱最需要規畫這保險,例如工作中的父母為被保險人,沒有經濟能力的子女或配偶當受益人,若不幸被保險人過世,受益人還能運用保險金支撐生活直到能夠獨立賺錢。
2. 意外險:
保障各種意外災害的保險,項目很多元,尤其是產險公司的保單,各種大小保障都有,常見的有:意外身故、意外失能、意外住院、燒燙傷、骨折骨裂、食物中毒、特殊重大事故等等。至於怎麼判定為意外事故,通常會看是否符合這三原則:「外來因素、突發性、非疾病」。
3. 醫療險:
相當泛用的重要人身保險,但型態頗多,現在多盛行「實支實付型的定期醫療保單」,保費實惠保障額度也較高。原則上醫療險理賠會先看有無住院,住院保障較多,但也有非住院的保障項目,例如門診手術或是特定情況下的回診。
4. 重大疾病險:
可想成是「保障不只一項傷病」的保單,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有「重大疾病險」、「嚴重特定傷病險」和「重大傷病險」三種,其中「重大傷病險」因為符合健保制度,保障項目廣也不容易起糾紛,逐漸成為近年來的首選。這類保單理賠時會直接給一筆較大的保險金,方便罹病後自由運用,算是一大優點。
5. 癌症險:
雖然重大疾病險一類的保單都涵括癌症保障,但因為癌症實在太常見,罹患後要花費的錢也相當多,所以不少人都還會另外規劃。而有的保險公司會把這類保險併到前一項,統一成疾病類保障。
6. 失能險:
失能堪稱最沉重的風險,不僅自己失去部分謀生能力,還要家人照顧自己,狀況嚴重的話經常拖垮整個家庭。失能險保障跟意外險裡常見的「意外失能」不太一樣,除了意外,連疾病引起的失能都可以理賠。有的失能保單是給予一次性的大筆保險金,有的則是給每個月或每年的扶助金。能否獲得理賠,要看被保險人的狀態是否符合條款附件中「失能等級表」的描述。
人人條件需求不同,應依自身狀況與預算來規劃保單
初步了解各種人身保險的功能後,我們會發現上述險種保障的事其實都非常重要。所以大多數人以及業界推薦的方式,都是從這些大保障裡去檢視有無風險缺口,一次整套規劃起來。然而每個人狀況不同,保單組合也不能都依樣畫葫蘆。
例如意外險會取決於每個人的職業特性,另外已經當父母的人,或是有房屋貸款的人,需要規畫數百萬壽險,而幼童或嬰兒則不需要這項保險。又例如家族病史裡有重大疾病的人,他規劃這方面的保障也必須比別人再完善一些。
總之,買保險除了自己做功課外,也應跟專業人士深度討論。自己訂一個能負擔的預算,請對方從這有限的預算裡盡量去把各種保障規劃好。除了不要有明顯的風險缺口外,額度也要足以解決眼前擔心的問題。千萬不要買一堆自己也不清楚的保單,然後每年繳的保費還嚴重影響到基本生活,導致無法累積資產,如此就本末倒置囉!
本文轉載自《GoGo保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