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+

前進全台最老縣市!為爺奶打造「綠照顧」提供專屬懷舊治療

顏鈺杰說,讓長輩練習認知能力的同時,也幫助他們重建正向的人生歷程,找回自我價值,排解孤獨感和憂鬱,「就像是一種社會處方箋,補足長輩使用藥物治療無法達成的效果」。 圖/顏鈺杰 提供
顏鈺杰說,讓長輩練習認知能力的同時,也幫助他們重建正向的人生歷程,找回自我價值,排解孤獨感和憂鬱,「就像是一種社會處方箋,補足長輩使用藥物治療無法達成的效果」。 圖/顏鈺杰 提供

從台北都會區到嘉義鄉村求學長達7年,中正大學社福所校友顏鈺杰出自對土地的關懷,走入社區蹲點,展開一連串長者陪伴行動。他組成「綠照顧 」團隊,現由學弟妹承接,團隊從懷舊治療出發,設計1套可複製、推廣的模組課程,為社區發展提供處方箋。

顏鈺杰從小在台北長大,多年前到嘉義讀書,很不適應在地農村生活。「但其實很多想法和概念,都是在這個土地、學系養成的。」他實際踏進社區,從阿里山部落、民雄三興村,再到傳統產業,陸續接觸在地文史紀錄和田野調查後,也加深他對嘉義這塊土地的認同。於是,他找了志同道合的學弟妹,在中正大學創新創業基地輔導下,組成「綠照顧」團隊,推出懷舊生命教育的品牌概念。

「嘉義縣是全台最老的縣市,老化指數甚至是全台的2倍。」顏鈺杰說,長期蹲點讓他看見很多社區活動因資源有限,大多是單次、重複性高,且較缺乏長者生活經驗的探索,他與團隊便從「懷舊治療」出發,設計一套有系統的模組課程。

農村高齡者通常沒太多受教育經驗,終其一生都在務農或從事零工,中正大學綠照顧團隊以...
農村高齡者通常沒太多受教育經驗,終其一生都在務農或從事零工,中正大學綠照顧團隊以長者生命經驗設計「懷舊治療」課程,幫助長輩找回自我價值。 圖/中正大學 提供

中正大學社福所校友顏鈺杰組成綠照顧團隊,從懷舊治療出發,設計一套可複製、推廣的模...
中正大學社福所校友顏鈺杰組成綠照顧團隊,從懷舊治療出發,設計一套可複製、推廣的模組課程,已實際在新港、六腳、後壁等鄉鎮成功複製。 圖/莊祖銘 攝影

顏鈺杰說,農村高齡者通常沒太多受教育經驗,終其一生都在務農或從事零工,應該以他們的生命經驗設計課程。因此,除了各種藝術創作,引導長輩講述生命故事成為模組課程的核心,「就像選自助餐菜色一樣,未來社區或非營利組織可自由搭配課程組合。」

在這樣的模組課程中,為了客製化融入農村在地特色,中正綠照顧團隊花時間認識當地人文、產業及社區長輩年齡、身心狀況,還找來在地才藝青年一起研發懷舊桌遊,卡牌圖案取材自80年代前的生活物件,如斗笠、水井、算盤、枝仔冰等,引起長輩共鳴,願意分享自己的故事。

顏鈺杰讀中正大學期間,深入各地田野調查,去年他(左)前進嘉義縣鹿草,探訪製做白鐵...
顏鈺杰讀中正大學期間,深入各地田野調查,去年他(左)前進嘉義縣鹿草,探訪製做白鐵老師傅,收穫滿滿。 圖/顏鈺杰 提供

顏鈺杰說,讓長輩練習認知能力的同時,也幫助長輩重建正向的人生歷程,找回自我價值,排解孤獨感和憂鬱,「就像是一種社會處方箋,補足長輩使用藥物治療無法達成的效果。」

除了桌遊,中正大學綠照顧團隊也把教室搬到戶外,加入繪本說故事、壓克力彩繪、植物染等活動。團隊曾在六腳鄉,利用薑黃、七里香等當地特產,帶著長輩做染布,曾有90幾歲阿伯染完布後很開心,跑回家抱了一捆布說要染。

顏鈺杰(左)中正大學就學期間創立綠照顧團隊,把教室搬到戶外,加入繪本說故事、壓克...
顏鈺杰(左)中正大學就學期間創立綠照顧團隊,把教室搬到戶外,加入繪本說故事、壓克力彩繪、植物染等活動。 圖/顏鈺杰 提供

中正大學「綠照顧」團隊調查長輩最有情感的菜園、宮廟等,開著高爾夫球車載長輩在社區...
中正大學「綠照顧」團隊調查長輩最有情感的菜園、宮廟等,開著高爾夫球車載長輩在社區「趴趴走」,鼓勵長輩在熟悉的場域重述過往,變身社區在地導覽員。 圖/顏鈺杰 提供

此外,中正團隊更事前調查長輩最有情感的菜園、宮廟等,開著高爾夫球車載長輩在社區「趴趴走」,猶如真人圖書館,鼓勵長輩在熟悉的場域重述過往,搖身一變成社區在地導覽員。

目前該課程已實際在新港、六腳、後壁等鄉鎮成功複製,未來一年,中正團隊將到大林鎮、嘉義市,針對社區性質推廣客製化的模組課程,目前已計畫與嘉義市社區合作青銀劇場,讓青年、長輩一起編寫劇本與表演,期盼打造更多元的社區照顧服務。

更多新聞報導

社會關懷 莊祖銘 老後照顧 青銀共融 綠照顧

為自己的心情打分數吧!一個轉念更快樂

快篩、酒精哪裡買?2大超商「防疫地圖」立即查(圖解教學使用方式)

延伸閱讀

勞保年金調升!逾50萬勞工受惠 專家:展延請領更優

新增行動支付!2022「手機報稅」步驟教學、注意事項一次看

「清冠一號」不是防疫茶!中醫師:這類型人喝更容易傷身

不只金針花!台東「青山農場」高山裡的繡球花仙境

相關文章

台灣阿嬤變曼谷企業家!80歲堅持上班,坦言創業最重要的是「這件事」

鬼故事古厝變民宿!她助弱勢族群、更生人安心就業:餘生繼續做公益

聽不見音樂就用身體去感受!聽障舞者用自信舞步跳脫人生限制

最後一次帶兒子「看摩天輪」…父母含淚簽署器官捐贈:謝謝你來過

67歲婦戀上24歲小鮮肉!交往3年「只為簽證不為愛」讓她心碎恢單

越南移工變身博士生,再到大學當老師!她如何打開人生新篇章?

熱門文章

大型垃圾、家具怎麼丟?一文搞懂!附全台清潔隊資訊懶人包

2024小雪節氣「3生肖」好運降臨!小雪習俗、開運重點一次看

台灣阿嬤變曼谷企業家!80歲堅持上班,坦言創業最重要的是「這件事」

健檢報告「滿江紅」別放棄!49歲男狂瘦14公斤變健康就靠2件事
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