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股 投資是不少人會使用累積財富的方式,股民樂領股息 ,到了報稅 季,不少人疑問,股票股利所得要課所得稅嗎?是要的!不過股利超過多少要扣,還有股利所得有兩種申報方式,合併計稅和分開計稅,哪一種申報方式比較划算,關於股票稅金的計算,存股族要看這篇!
另外,2025年財政部宣布,為了降低美國對等關稅衝擊,報稅期間延長一個月到6/30,減輕稅務壓力。
股利所得稅是什麼?
如果有投資股票、ETF,並且參加除權息領取股利,這些收入會在隔年5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,計入當年度的所得裡,為股票利息所得稅,報稅人可以依據自己有利的方式自行選擇「合併課稅」、「分離課稅」兩種納稅方式。
股利所得扣稅方式 怎麼算?
1.股利所得扣稅:合併課稅
合併課稅的意思是將股利和盈餘併入當年度的所得,再依照稅額規定的比例折抵稅額,股利可抵減稅額為8.5%,上限為8萬元。
2.股利所得扣稅:分離課稅
分離課稅的意思是股利和盈餘合計按照28%的比例,和綜合所得稅分開計算,才是當年度要繳的稅額。根據財政部資料顯示,分開計稅的28%沒有上限。
股利所得扣稅方式 | 合併課稅 | 分離課稅 |
---|---|---|
股利申報算式 | [(年度薪資所得+年度股利所得)-(免稅額與扣除額)]× 所得稅率-累進差額−(股利可抵減稅額) | [(年度薪資所得)-(免稅額與扣除額)]× 所得稅率-累進差額+年度股利所得×28% |
資料來源/財政部,製表/橘世代

我該選擇合併課稅 還是分離課稅?
其實,每個人的薪資結構不同、股利收入也都不一樣,所以可以從薪水級距和股利收入的高低兩方面來評估,會有不同的結果,都要親自試算看看,才知道自己適合哪一種申報方式。
以下有提供三種情境試算,提供類似的人參考,還有年度薪資記得要以所得淨額來進算式計算:
情境一:退休純領股利收入者,股利90萬
1.合併課稅
900,000-(一般免稅額97,000+標準扣除額131,000+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18,000)=(所得淨額)=672,000(所得淨額)
672,000x 12%-41,300 =39,340
股利90萬x 8.5% =76,500
實際應繳39,340-76,500,可退37,160
2.分離課稅
實際應繳0+(90萬*28%)=252,000
結論:合併課稅較為划算
情境二:高薪收入者薪資收入500萬,股利100萬
1.合併課稅
6,000,000-(一般免稅額97,000+標準扣除額131,000+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18,000)=5,554,000(所得淨額)
5,554,000 x 12%-911,700(累進差額)=1,309,900
股利100 萬 x 8.5% = 85,000(上限 8 萬)
實際應繳130.99萬-8萬=122.99萬
2.分離課稅
5,000,000-(一般免稅額97,000+標準扣除額131,000+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18,000)=4,554,000(所得淨額)
4,554,000 x 30%-413,700(累進差額)=952,500
股利 100 萬 x 28% = 280,000
實際應繳95.25萬+28萬=123萬2,500
結論:合併課稅較為划算
情境三:薪資收入100萬,股利同「第二情境」100萬
1.合併課稅
2,000,000-(一般免稅額97,000+標準扣除額131,000+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18,000)=1,554,000(所得淨額)
1,554,000 x 20%-147,700(累進差額)=163,100
股利 100 萬 x 8.5% = 85,000(上限 8 萬)
實際應繳16.31萬-8萬=8.31萬
2.分離課稅
1,000,000-(一般免稅額97,000+標準扣除額131,000+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18,000)=554,000(所得淨額)
554,000 x 5%-0(累進差額)=2.77萬
股利 100 萬 x 28% = 28萬
實際應繳 2.77萬+28萬=30.77萬
結論:合併課稅較為划算
通常股利低於94萬還是以合併計稅為主比較優,但是從以上三種情境,可以看到不同薪資級距、股利,可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,實際的納稅差異,還是建議要算算看才知道的,僅為示意參考。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立即了解》請點我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領取折扣》請點我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