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按:買房 是人生大事,偏偏房價實在太高,若有父母贊助頭期款 勢必輕鬆許多。但理財顧問蔣竣植分享一實際案例:爸媽幫忙支付頭期款,寬限期一過財務狀況就被拖垮,需要下班打工籌錢來支付。究竟買房月付金怎麼推算最合理?這篇教你正確財務規劃 方式。
「這樣吧!頭期款我們出,讓你買房子的壓力不要太大!」
爸爸在客廳突然這樣說,讓我差點沒跪下來……
「哇!這應該就是人家說的『天上掉下來的禮物』吧?」
我暗自竊喜,原來我也有這樣的一天。
「至於房貸的部分,你也先用2年的寬限期,初期只還利息也比較輕鬆,之後本利攤還時,我和你媽能幫忙就儘量幫忙。」
突然覺得,我上輩子一定是做了什麼好事,才會出現能替我妥善安排的爸媽。

編輯推薦》贊助孩子買房頭期款,該怎麼登記才好?優缺點一表懂 :https://reurl.cc/j96kvm
財務規劃的看似美好,其中若有疏漏,那煩惱的氣息可能會從隙縫中擴散。
「顧問,自從寬限期結束後,每月6萬元的房貸幾乎佔了我收入的全部,害我現在下了班還要打工,才能維持我的基本生活開銷……」
財務穩定的關鍵-現金流
購屋,除非我們的資金充沛,能夠一筆錢付清價款,否組絕大多數的人,都存在著長達20年以上的還款人生,此時的關鍵就是在如此長期的還款過程中,能否持續保有「現金流」(償債能力)而不中斷?
就上述的案例,每月6萬元的房貸支出,意味著扣除2年寬限期之後,接下來28年的時間(合計長達30年的房貸期間),每月的收入至少要保有6萬元以上才行。
一方面這樣才能確實支付房貸,另方面還需要有多餘的資金,才能支付日常開銷、基本生活,若還需加計投資的話,就需要有更多收入!
28年的高收入不能斷,壓力大嗎?
當然,光用想的可能就感到無力了! 而關鍵就在於當初購屋的財務規劃及安排。
當心!忽略3件事恐被買房拖垮財務
我們回頭思考一下,有三個可能被忽略的細節:
1.所買的房子是誰要住?自己也喜歡嗎?
單身約40歲的案主本身在桃園工作並租屋,而買在自己名下的房子,卻是在台中讓爸媽住。其實透天厝對老一輩的來說有其吸引力,在居住的空間上較為舒適。
但當未來老了,行動較為不便,如何上下樓梯?或是未來有一天當自己返鄉,是否也願意住在這間房子?(一樣會遇到老後行動不便的問題) ,還是我們其實一開始就應該找的是電梯大樓呢?
購屋不同於一般的商品,其關鍵在於使用的年期較長,需考慮的層面較廣。再加上所牽涉到的金額較大,所以在規劃前需多費點心思。
2.頭期款和月付金的安排
頭期款有長輩贊助是好事,但頭期款的多寡,就會影響月付金的多寡,畢竟若能支付較多的頭期款,未來每個月的房貸壓力就會減輕許多。反之,可能就是噩夢的開始。
所以正確的評估應該是用回推的方式:
(1) 先估算未來自己能每月固定拿出多少錢來支付房貸(建議不要超過月收入的35~40%)
(2) 再反推可借貸金額及年期
(3) 最後的差額(頭期款),再尋求長輩協助的可能
(4) 否則就要透過下調購屋的總金額,以達成購屋的夢想
3.口頭的承諾非保證
案主的爸媽說,在寬限期之後,會盡量幫忙還房貸,但說真的,對屆齡退休的爸媽而言,財務上的安全感對退休極為重要(尤其當發現銀行戶頭的錢越來越少,會產生焦慮)。
所以就算能夠協助,最多只能算是不定期的「贊助」,不太可能持續協助支付28年,所以在償還房貸的金額上,不建議過於樂觀(高估),而該保守些,盡可能保留些可供轉圜的餘地、喘息的金額。
最後,或許售屋改換小一點的房子,才能有效降低每月房貸支出的現金流。當然了,短期的售屋相關稅賦,那又是另一個問題了!
理財,應該要讓生活變得輕鬆、壓力越來越小。否則,或許在規劃上就有著不小的調整空間。
本文轉載自《阿植聊理財》,原文為:小心!天上掉下來的禮物?買房前別忽略的3個財務規劃細節
【橘世代課程平台】
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,過好生命第二階段,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!
立即了解》請點我
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,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!再即享折扣金50元!
領取折扣》請點我
udn討論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