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死亡」走向末日,長生不老之夢可能實現,人們該如何面對?
在二十一世紀,人類很有可能真的會趨近長生不死的目標。對抗了饑荒和疾病之後,對抗老死不過是這場戰役的延續。
長生不死之夢
凡人知道生也有涯,因此願意冒險體驗人生,像是登上喜馬拉雅山或泳渡怒海,又或是走過街道、上餐廳吃吃飯,這些事或多或少也算相當危險。但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永遠活下去,像這樣不時賭上一把,可能就太不智了。
這麼說來,或許我們先把目標訂得溫和點,別追求長生,先把壽命加倍如何?在二十世紀,人類的預期壽命已從四十歲增加到七十歲,幾乎翻了一倍,所以在二十一世紀,至少應該可以再翻倍到一百五十歲吧。雖然這和「不死」還遠遠差了一截,但仍然會讓人類社會翻天覆地。
首先,家庭結構、婚姻和親子關係,就將大為改觀。現在人們對結婚的期許仍然是「至死不渝」,而生命有一大部分是用來養育後代。想像一下,如果人能活一百五十歲是什麼概念。就算四十歲才結婚,後面仍然有一百一十年可活。希望這段婚姻能持續一百一十年,這個想法實際嗎?就算是天主教教義派也可能得猶豫猶豫。所以像現在多次結婚的情形,可能會日益普遍。還有,如果在四十多歲生了兩個孩子,等到她一百二十歲,養育孩子已經像是頗遙遠的記憶了,只算得上是長長人生中的一段小插曲。在這種情況下,很難說究竟會發展出怎樣的親子關係。
又或者講到職業生涯。今天,我們假設人會在十幾、二十歲學會某種專業,接著一生奉獻在這個專業。當然,人就算到了四、五十歲還是會學到新知,但我們大致還是把人生分成「學習階段」、以及之後的「工作階段」。如果人會活到一百五十歲,這套生涯系統就不管用了,特別是這個世界還不斷出現震撼世界的新科技。人類的職業生涯將會比現在長得多,甚至到了九十歲,仍然必須日日新、又日新。
長生不死是好事嗎?
與此同時,人類也不會在六十五歲就退休、讓路給新一代和他們創新的想法與期望。德國理論物理學家普朗克有句名言:「科學在一次一次的葬禮中進步。」他所說的是,必須等到一個世代離去,新的理論才有機會剷除舊理論。這絕非科學獨然。想像一下你現在的工作環境,不管你是學者、記者、廚師、還是足球員,如果你的上司已經一百二十歲了,概念都是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建立的、而且他可能還要再當你上司幾十年,這給人什麼感覺?
到了政治領域,情況可能還更為險惡。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丁繼續在位九十年,你覺得如何?再想想,如果人本來就會活到一百五十歲,那麼在2016年,掌控莫斯科的還會是史達林,現年一百三十八歲,老當益壯;毛主席一百二十三歲,正值中年;伊莉莎白還是公主,等著從一百二十一歲的喬治六世手中繼承王位。至於她的兒子查爾斯,可得等到2076年。
讓我們回到現實,現在還遠遠無法肯定庫茲威爾和德格瑞的預言究竟能否在2050年或2100年成真。就我自己看來,在二十一世紀想永保青春,為時過早,現在就抱太大期望,大概只會迎來很大的失望。知道自己終將一死並不好過,但如果是一心以為長生不死卻夢想破滅,可能更難接受。
雖然過去一百年,已經讓平均壽命增加一倍,但如果要依此推論,認為在未來一百年,定會再翻倍達到一百五十歲,也還言之過早。1900年全球的平均壽命之所以不到四十歲,是因為營養不良、傳染病和暴力,讓許多人還很年輕便離開人世。但只要避開饑荒、瘟疫和戰爭,就能活到七十、八十歲,這是人類自然的壽命長度。一般人可能沒想到,其實在幾百年前,活到七十幾歲也不是什麼罕見的怪事。伽利略享年七十七,牛頓享年八十四,米開朗基羅更是高齡八十八,而且當時還沒有抗生素、疫苗或器官移植的協助。甚至,就連叢林中的黑猩猩,有時候都能活到六十好幾。
事實上,到目前為止,現代醫學連自然壽命的一年,都還沒能延長。現代醫學的成功之處,是讓我們免於早夭早逝,能夠完整過完應有的人生。就算我們打敗了癌症、糖尿病和其他主要殺手,也只代表幾乎每個人都能夠活到九十歲,但和一百五十歲還差得遠,更別說五百歲了。想達成這個目標,醫學必須重新打造人體最基本的結構和運作,並設法再生各種器官和組織。究竟在2100年能不能做到,現在絕對仍在未定之數。
本文摘自《人類大命運:從智人到神人》,2022/10/27 天下文化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