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11月14日,台灣大學法律講座教授葉俊榮在臉書上記錄騎單車 周年:多了一些積極,多了幾分健康,也多很多快樂。葉俊榮的單車歷程,讓人讚嘆,背後更有著勵志又暖心的故事。
打球傷膝 歷經復健與復發
從小就愛運動的葉俊榮,很早就認為學術工作者需先有強大的健康身心,不管是年輕時打球、慢跑,到近20年來不間斷的晨泳,即使在忙碌的內政部長任內,仍維持每天上午6點半至7點半的運動時間;有次周末趁公務行程空檔,跟友人打了場網球,膝蓋受傷,接下來只見他拄著拐杖到立法院備詢、到各地跑行程。
葉俊榮說,很多人經歷過的膝蓋問題,醫治、復健、好又復發,他都沒漏掉,有段時間,上下樓梯都感到疼痛,當時周邊很多人對葉俊榮最常說的是:「老化嘛。」
重整身體 訓練肌力 成日常
作為學術工作者,葉俊榮不只看表面徵兆、更會想辦法去理解背後原因。面對膝蓋問題,他也持同樣態度,更成為他生活中自我覺醒與改造的契機。
想到還要用雙腳行走各地、還有許多對社會的承諾待完成,葉俊榮積極透過物理治療師、運動教練等協助,讓他了解,表面看似膝蓋有狀況,實際是股四頭肌、髖骨等太過操勞發出警訊。
葉俊榮結合復健、運動與生活,每天晨泳外,更透過深蹲、瑜伽訓練核心肌力。加入車隊前半年,剛好為身體結構重整努力。
新手環島 鐵馬輕騎大小金
2020年11月,內政部的老朋友邀葉俊榮到金門參加單車活動。太太擔心他膝蓋舊傷復發,還頻叮嚀同行的朋友,不要讓他騎太久。
當時是新手的葉俊榮,就在國家公園管理處前廣場,學習調整坐墊高度、上下坡如何換檔;隔天在同事的帶領下,完成百公里的大、小金門環島單車行。
葉俊榮笑說,老同事們或許覺得他還算「可造之材」,邀他加入車隊,在台灣第一次就騎著同事的小摺到桃園龍潭三坑老街,沿途看廟、看老街,看到跟過往開車不一樣的風土人情,帶給他更貼近土地的意外收穫。
車友相伴 享受挑戰更壯肌
跟著老同事的車隊,葉俊榮逐步挑戰不同路線,從風櫃嘴、如來神掌、到騎上公路之巔的武嶺。葉俊榮還記得許多旅程中的諸多感受。
談起騎單車周年,葉俊榮不時提到「因緣際會」。因為腳傷重新認識身體,傷後的復健,有助後來騎單車,騎單車則讓他肌力更好。
udn討論區